美国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登在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后召开媒体电话会议,宣传「G2」构想:如果美国要鼓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就应该和中国分享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
中通社二十三日消息:据《财经网》二十三日报道,伯格斯登认为,虽然在经济实力上,中国不及美国和欧盟,但中国的发展速度飞快,全球经济的参与度很深,而且具有庞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伯格斯登说,由于中国在人口和地域方面的诸多不平衡,使得中国既是个超级大国,也是个穷国,加之没有完全市场化,这决定了中国不大可能轻易接受与超级大国地位对应的责任。而且,受邓小平当年韬光养晦的对外政策方针的影响,中国在行为方式上仍然习惯于把自己当作一个对世界系统缺乏影响力的小国对待。
中美战略对话仅是阶石
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一些批判又的确有其道理——多哈谈判收获寥寥;IMF缺乏执行力;世界银行发展方向不明;发达国家G8的「互不侵犯条约」降低了它的合法性,也使得他们对中国的批评显得很伪善。伯格斯登认为,这一切都使得「G2」成为诱人的选择——为使中国与其作为全球经济超级权力的新角色相匹配,美国应当成全中国,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筑师和管理者。
伯格斯登认为,六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召开的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这种高层经济对话方式是实现「G2」构想「有用的阶石」。他在电话会议中指出,保尔森当初开创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时候雄心勃勃,想通过这个对话机制解决困绕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但在之后的两年里,保尔森知难而退,改变了议程设置,将合作重心转到投资和能源环境领域。
须让中国成为共同领导
伯格斯登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无法取得显著成效,因为这个机制是根据美国需求建立的,中国会觉得她仅仅在配合」,仅仅把中国放在『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位置上还不够,如果想要让中国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就必须让她成为真正的共同领导者。」
伯格斯登说他二○○四年就提出了「G2」构想,现在这个观点正为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所接受。譬如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就在今年五月的参议院听证会上说,要想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规范「执行者」,就要让中国首先成为规范的「起草者」。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则主张美国帮助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把「G8」扩大为「G10」,让中国和印度参与其中。
在可行性上,伯格斯登预见到美国国会立法者可能因受美国国内政治抵制情绪的影响而难以下定决心。他也考虑到「G2」的叫法会引起欧盟、日本等经济大国的不满,而主张美国政府在名义上淡化「G2」,却在实际施政中把中国作为管理世界经济的首要搭档。
伯格斯登说,「除了『G2』,没有什么更能充分地吸引中国和美国,共同创造更有效的、世界亟需的领导,一个富裕的发达国家和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关系会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如中国现在作为一个贫穷的经济超级大国,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