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5日,一家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通过对上海官方的“网上房地产”楼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7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新盘成交面积同比下降69%,月成交均价环比下降24%。这家机构据此形成的报告特别指出,尽管存在偶发因素,但是这个24%的跌幅,已是2005年7月以来上海房价最大环比跌幅,也是这三年新一轮调控以来的最大跌幅。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中新网9月10日电 美国《侨报》9月10日发表文章《房市救不救?两难 》说,在当前市况下,中国房地产商唯一的正确出路在于削减暴利、降低房价。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虚高的房价终究会降到人们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
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一篇题为《万科松山湖会议纪要》的文章窜红网络。此文以大陆首屈一指上市公司、地产龙头企业万科集团的高管的语气强调万科要“敢于降价,勇于降价”。该集团8日否认“万科北京项目降价50%”的传闻,称该文章“系伪造”。
尽管万科是否为避免企业竞争的“囚徒困境”而率先出招已无从考证,但在此大陆房市低迷的背景下,万科集团还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再度引爆“救市”争论。
今年以来,大陆各地方政府先后开始出手“暖市”,发布多项措施促房产业发展的政策,尽管这些措施是地方性的,但也向大陆宏调力量薄弱的房地产业市场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表明这些地方已不允许房市继续低迷。
在有购房需求的百姓看来,降价或许是好事,毕竟遥不可及的房子可以离自己更近。因此在降价潮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没人希望政府出手“救市”。更何况,地方当局有试图掩藏楼市调控没有到位的嫌疑。
但从大局观之,中国楼市的此番调整是由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如果房价猛跌,必将造成更多断供现象,连带着银行业也劫数难逃。届时,在中国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的楼市会陷入恶性循环,整体经济雪上加霜。这结果相信也是国人不愿看到的。
对当局应不应该和怎样“救市”的争论虽多,但目前仍难以取舍——早已赚得盆盈钵满的开发商正在回吐虚高的利润,同时也抹平了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至于地方“救市”之举,中央高层似乎既未制止、也未表态支持,虽然“态度暧昧”但也显示中央态度的审慎,毕竟大陆楼市的负资产已出现,如果断供潮爆发,最终同样会直接导致房贷危机在中国的爆发,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在当前市况下,房地产商唯一的正确出路在于削减暴利、降低房价。市场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虚高的房价终究会降到人们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正如大陆知名经济学家樊纲所说,“按现在的收入,这么高的房价,这么大的泡沫市场,早晚要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