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新闻广告 骞垮憡浣嶆嫑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钱币知识 > 正文
 
漫话钱币收藏
发布日期:2007-6-11 16:16: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古钱币不但反映了我国历代经济的兴衰、铸币工艺的发展,而且是我国古代、近代历史的见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钱币的收藏大约经历了三次高潮,一次为清代乾嘉时期;二次为民国时期;三次为二十世纪80年代,而第三次高潮的藏集规模在收藏领域仅次于集邮,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收藏古钱者,名人不乏其人,如清代的戴熙名气最大,著有《古泉丛话》;民国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民国收藏家有朱宝庭、朱宝庆兄弟开设“江右斋”店,专收古钱,现在民间悄悄兴起涌现出了不少古币收藏家,爱好者不计其数,当代以张志中较知名,著有《古钱辞典》、《古钱秘册》。
  收藏钱币,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钱币知识,以及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线索、币制变化等;其次是必须从实践中去学习,不妨从普通和存进最多的钱币入手,从“玩钱币起步”攒足“学费”,积累丰富经验,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钱币的专用名词和钱币的特征等基础知识,学会将实物和图形进行比较,从而掌握一些钱币的研制、真伪、断代、分类和珍稀程度等本领,还要能正确区分相同的版别,掌握好坏和相当的辨伪能力。集藏古钱的范围,可以从存世较多、版别较复杂的宋钱、铜元入手,此外集藏钱币如果面面俱到,难免精力分散,经济上也难以胜任,应重点进行专题收藏以点带面。古钱币辨伪常识上,如辨锈色,受古钱入土时间的远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影响,其氧化程度和锈色有明显区别,时间愈久,绿锈便结得愈厚,愈坚硬,俗称“硬绿锈”,如红紫色称“红绿锈”,此外带黑色、灰白色或在铜锈中泛出一点点水银般光泽为“水银古”。不同时代、不同品种的古钱,若其锈色全部一样,当防作伪,当然要掌握古钱的辨伪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日积月累,长期大量接触实物,才能提高辨别能力,古代的铸钱从形制、文字上都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通过长期流通,使之形成一定的磨损,不论传世品或出土品均有保留价值。殷商时期的刀币价在1000—10000元,战国时代的方孔圆钱因较稀有,价在300—300000元不等,综观历史古钱币,从中可看出它的价值。秦半两钱是秦始皇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纷繁复杂、种类繁多的混乱局面,从此方孔圆钱在中国保留了两千年,是古钱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价值40—4000元不等。汉半两钱,价值在10 1000元不等;三国时期的钱币价在40—5000元不等,唐朝古币“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得壹元宝”价值在100—5000元不等;宋代“皇宋通宝”价在30—12000元不等;“靖康通宝”、“靖康元宝”、“应通元宝”因较稀有,价在2000—15000元不等;金代“大定通宝”价钱在千元以上,甚至是数万元一枚的无价之宝;元代“至正通宝”、“天启通宝”、“大中通宝”都在5000元以上,特别是白铜母钱的明“天启通宝”肉质细密、厚重,价值达3万元以上;明代“洪武”通宝价在300—6000元以上;“顺治通宝”珍品在60—2000元不等;“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咸丰元宝”、“咸丰重宝”价在20—6000元不等:太平天国的“太平圣宝”皆之有“天国”二字或“圣宝”,因稀有价至上万元以上一枚。凡历代农民起义军发行的钱币,由于存世较少,就显得特别珍贵。民国时期“闽省通用”,正方形孔背“二文”价在4000—6000元不等,为这时期珍品。
  综上所述,研究钱币有助于了解历代王朝更替、国势兴衰的真实情况,研究古钱币,还有助于了解我国文学和书法艺术的源泉及演变。此外古钱币的收藏使人在方寸之中,体会妙趣,令人留连忘返,人们从中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生活情趣。
来源:中金网
骞垮憡浣嶆嫑绉�
    匿名发表·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上一篇:古钱币上的一绝——宋徽宗独创瘦金体 下一篇:人民币“元”名称的由来

相关新闻

 

焦点图片

熊猫金币投资性强 不少熊猫铂金币现价低

最新资讯

·9月26日成交总汇
·9月26日热门品种点评
·9月26日集币视点(本站专稿) 
·布什孰促国会: 救市刻不容缓
·一枚喀什宣统伍銭
·今年邮市价格平均跌三成
·理财习惯比理财标的更重要 
·“十一”黄金周 闲钱“赚”起来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组图)
·最受群众喜爱的2007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

经典美图

难得一见的 探秘人间天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靓 极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写
过瘾!你能 孙菲菲最新 闭月羞花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