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花钱的功用 |
发布日期:2006-3-1 19:32: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
明代铸钱少,众所皆知,从1368年至1644年,共17个朝代,仅有9个皇帝铸钱。明代正德年间并未铸钱,后世盛传天下正德钱仅两枚半。现存世的正德钱大多属民间所铸的花钱。 这类钱正面刊写“正德通宝”四字,背面有双龙戏珠、有单龙戏珠和龙凤纹等。这些钱直径一般在40毫米至60毫米之间,穿径9毫米至10毫米,厚1.5毫米至2毫米。也有小平光背,多为明末清初民间所铸。古时民间关于“正德钱”的事有不少传说。一说佩带“正德钱”赌博会赢利;另一种说法是佩带可以镇风浪。据清俞典园《茶香室四钞》卷廿七载:“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悬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厄。近遂有伪为求售者,甚或钱背铸一龙,前此未闻,此康熙年间事也。余幼时尚见以正德钱佩于腰首者,近则无之矣。按正德游龙,俗传尚有此说,其钱可镇风涛,余亦尝闻之故老也。”泰州宫紫悬太史为明末人,可见正德花钱在明末清初民间已经有仿铸。然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505年至1521年)以武略自许,自称威武大将军,终日淫乐嬉游,沿途征索不已,不事朝纲,不修国政,把治国实权交给宦官刘瑾、谷大用和将军江彬掌握。刘瑾、谷大用大兴土木,扩建皇庄,穷奢极欲,骄横淫逸,搞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实为明蠹政之一,后在南京清江浦舟覆被溺,得疾而死。后人欲借此过江泥菩萨来镇风涛,只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流传下来的正德通宝花钱,单龙戏珠和小平光背罕见,而龙凤纹和双龙戏珠较易见,存世也较多。(中国商报网 陈阿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