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在万众企盼中于上周末揭开帷幕。对于苦练数年的中国运动员而言,能在自己家门口争金夺银,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对于中国而言,精挑细选出竞技水平一流且富有比赛经验的运动员,来参加北京奥运会,也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入选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
639人名单中,却无法找到一些选手的名字,如曾在2006年世锦赛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世界纪录的杨炼,曾是2003年体操世锦赛男团冠军成员和鞍马冠军的滕海滨,雅典奥运会跆拳道67公斤级冠军罗微…
他们都曾是奥运冠军或世界冠军,却无缘本次奥运会。为何在关键时刻,中国奥运代表团经过反复甑选忍痛割爱?作出这样的取舍,并非易事。但运动员伤病困扰、竞技状态不稳定等情况,都是体育竞技比赛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忍痛放弃是提高胜率,确保获得稳定比赛成绩的理性选择。
名将们的落选让人扼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最保险的选择,如果把宝押在不确定的东西上面,风险反而会更大。此时,“舍”就意味着“得”。
做投资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充斥着各种短线机会的市场中,在基本面各有千秋的股票之间,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终日做着艰难的取舍。有些股票虽有热点题材,但基本面存在瑕疵;有些股票基本面良好,但估值过高。一个优秀成熟的投资团队,在这种时候就懂得“舍”,而不仅仅着眼于博取短期业绩的亮丽。
在专业投资者看来,任何方面的瑕疵(如公司治理、研发能力、估值水平等等)都可能给一只股票走势带来风险。在资金安全至上的前提下,只得割舍存在不确定性的股票,即便错过一定涨幅也在所不惜。而如果为了博取高收益而忽视风险控制,最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成熟的投资人知道,有时,放弃机会比博取不确定性收益更重要。而如果选择基金,看一家基金公司在过往的运作中是否能够做到“舍”与“得”的权衡,将有助你挑选出优秀稳健的理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