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4月14日消息: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投资理财时牢记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一句名言,“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显得万分的必要。在部分金融从业者的眼中,这一句话的精髓似乎已经被不少的内地普通个人投资者领悟。据业内透露,近期部分商业银行对外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各类保本型产品销售十分畅通,尤其是发行的风险很低的收益可观的接近于固定收益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其销售更是出现了“一抢而空”的情况,大大出乎金融机构的意料。
稳健型短期理财产品正受追捧
股市回调中,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1年内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日渐成为很多投资者近期的热门选择。而且6个月期限的稳健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近期可以维持在4%-4.5%,相对存款而言还是不错。据了解,工行最近发行的稳得利票据投资型产品,投资期限6个月,预期收益在4.4%左右,理财资金主要投资于工行已经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所对应的票据资产。目前个人存款整存整取半年的利率扣除利息税后仅3.591%。该产品收益率预计高出银行存款约0.8个点,幅度达2..5%。
除了这类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外,国债近期也成为稳健型投资者关心的热点。对此玫富投资理财公司副总经理陈理行分析说,“虽然国债的稳健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国债的稳健收益往往需要到期才能获得全额本利,中途如果需要资金而卖出,往往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今年利率会如何调整依然没有明确方向的情况下,债券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优质新股专项申购理财再度活跃
记者注意到,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停发约一个多月的超短期、专项打新股理财产品,日前开始再次活跃起来。近期,工商、招商等银行纷纷发行专门申购紫金矿业的理财产品,这对于短期内有闲散资金的投资者是一个好消息。
据了解,今年2月下旬工商银行发行的中国铁建专项申购,理财收益虽然和以往相比明显下降,但是依然达到5%左右的水平,而1月下旬的中煤能源的新股专项申购理财收益一般也达到7.6%的水平。这些相对于同期的存款收益还是比较合算的。
对此,陈理行评价认为,“目前行情下,长期的打新股理财产品,比如一年甚至以上,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尤其是新股的发行制度可能会面临改革,风险越来越不确定。但是目前阶段,股票市场的风险其实已经大部分释放,未来一段时间,股市的投资价值预计会逐渐的显现出来。”
事实上,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去年一度被视为风险较低的理财品种,但是随着市场行情的急剧转变,新股的风险也逐渐增大。据了解,今年年初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类新股申购产品,在第一季度的收益基本在每万元收益90元-100元左右的水平。按此收益水平,平均计算,全年的收益和税后的一年期银行存款收益相近。如果市场继续走弱,未来这类产品的收益很可能不如存款。
保本基金“破发”仍可积极关注
虽然银行代销的基金也出现了不小的发行压力,保本基金也遭遇到净值跌破1元的情况。但是银行的理财师们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人投资者,还是积极推荐他们不妨关注保本型基金,而非去年收益一度很美的股票基金等其他类型,因为从长线角度看,保本基金属于金融创新,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据了解,目前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国泰金鹿保本增值和银华保本增值等三只基金,在今年一季度的净值平均损失8%左右。而去年收益十分惊人的南方避险增值基金今年以来已经下跌15%。
对此,理财师提醒,这类基金设置的保本机制,为持有到期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保障。据了解,金元比联保本基金契约显示,该基金保本期为三年,基金保证人向保本期到期日持有基金份额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提供不可撤销的确定承诺保证。
可是,内地保本基金为何会如此疲弱,甚至个别保本基金在一季度的跌幅远远超过了少数股票基金?业内人士透露,“保本基金在大陆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空间实际上很小。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不发达。在海外,保本基金的大部分资金购买折价债券。其余的少量资金从事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交易,从而以小博大,高风险高收益。而大陆保本基金可以交易的金融工具十分有限,股票几乎是必须的,在弱势行情中必然无法独善其身。”
记者了解发现,目前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的总资产中现金的比例仅为3.5%,而持有的股票资产比例高达58%,金元比联宝石动力的股票资产占比也达到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