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13日宣布措施,救助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这两大金融机构的资金困境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
资料显示,1938年成立的美国房利美是联邦政府发起的股份公司,房利美有权提供抵押贷款或贷款担保,多年来几乎垄断了二级抵押贷款市场。具有类似功能的房地美全称为“联邦家庭抵押贷款公司”,是1970年联邦政府发起的新公司,目的是扩大二级抵押贷款市场。受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房利美和房地美资产严重缩水,负债飙升。两公司为避免破产,急需融资75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当天表示将提高这两家机构的信用额度,并承诺如有需要,美国政府将出资购买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并出借资金。
素来号称是最为市场化的美国,为何对这两家上市公司网开一面?这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有什么启示?
启示之一:用哪只手要以全局为重
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家公司在美国住房融资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们共有或担保着全美12万亿抵押贷款市场中的一半资产。美国政府此时出手,表明面对整个美国市场的“大地震”,政府绝对不可等闲坐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深圳房地产在连涨10年后,刚刚一出现价格的下降就有人急呼要政府“救市”。但是从目前阶段来看,即便深圳房地产有着某种指标性的意义,如果政府不顾及市场经济“涨久必跌”的基本规律出手干预,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不可预知的后果。两相对照,调控之中,一方面不能将局部困难任意放大为全局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影响全局的某些领域出现的危机视而不见。
启示之二:用哪只手要注重时机
美国政府出手相助两公司的举措是在其次级贷款问题暴露两年之久后。为什么要等如此长时间?首先一种经济趋势的形成要有一个增量的过程,才能完成由量向质的改变,任何措施不宜过早干预市场的自然选择。其次,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自身的能力。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结构调整之所以困难,就在于某些政策客观上培养了企业一叫就给“奶”吃的坏习惯。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出现一些变化时,对企业来讲既造成经营上的困难,同时也是敦促企业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的好时机。不择时机的政府干预,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保护落后。
启示之三:干预市场要舍得下本钱
美联储在救助两家公司时声明,如有必要,美联储将对这两家非银行融资机构开放“贴现”窗口,即像对待商业银行一样为它们提供直接贷款,以解决融资困难问题。这种态度清晰表明,美国政府此次伸出的“有形的手”是一只有力量的手。相比而言,我国股市多次出现大起大落。从去年10月以来,A股市场下跌更已超过一半,不仅总市值锐减,而且股民财产性收入大幅缩水。但是目前所出台的“救市”政策总体而言尚缺乏力度,特别是缺乏根本性、制度性建设的利好政策。另外,在对待股市的政策上,也明显出现政出多门问题。
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此次出手救助两上市公司的效果当然还有待于观察。从美政府这种“救市”行为中可以看出,虽然在不同经济体制的构架中,各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管理有着不同的理念。但是,承认并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却都是任何现代政府管理经济上共同的追求,也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科学发展目标之一。
来源: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