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资的上涨,前提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国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离开了这些前提,一切无从谈起。”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谈起职工收入问题,既能从大局着眼,又建言献策给出不少具体“药方”。
首先从机制入手
全国政协委员徐德明认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建设,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正合理、规范有序的企业分配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对此,各级工会有了一些成功探索。江苏基层工会向工资集体协商未建制、拒建制及工资协议到期企业发出协商要约后,如企业不按期回应,工会可依法下达“整改建议书”,对拒不整改的将提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山西、山东、辽宁等地普遍开展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2008年,各级工会推进“三项机制”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即大幅度提高集体合同建制率和覆盖面,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为重点,切实提高集体合同的质量和实效;争取在已建工会女职工组织并签订集体合同的单位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率达到80%。
全国人大代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华福周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通过四方面措施,规范、督促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一是加大对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调节力度,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加强对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的检查监督,逐步完善调整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三方机制建设;四是抓紧研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工资合理调整。
减轻低收入群体赋税负担
从今年3月1日起,居民的个税起征点从1600元/月调整到2000元/月。部分代表委员认为,这一调整的象征意义大过实质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宗庆后直言不讳地说,应该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这是增加职工收入的一种“迂回方式”。
宗庆后以娃哈哈公司举例,每次给员工加薪后,员工总反映收入好像没啥增加,因为交的税也多了,因此他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而且在他看来,从现实情况来看,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不算太高。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的建议甫一公布,立即引起网友的热烈跟帖,认同的声音一片。
建议同样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共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认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目前依然存在税赋过重的问题。要想提高煤矿职工收入,就应按税法规定对煤炭企业统一征收煤炭资源税,同时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部分困难矿井减征或免征煤炭资源税,只有如此,企业才能有更多利润来增加职工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崔杰代表建议,对国企改制职工生活困难、难以续保等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
对工资增长应有刚性规定
“当前的工资标准都是指导性的,标准太低,没有刚性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说,“应该建立刚性工资增长机制,而不是以工资指导线的形式给企业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王一新代表指出,我国的产品出口主要是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换取利润空间。他以海南农垦一个有380万亩橡胶的企业为例,企业有20多万职工,胶工的总收入不到橡胶产品销售总价的20%。他表示,海南省农垦总局正在研究有关措施,规定下属各企业不管怎么管理,都要让一线职工的收入达到橡胶销售总收入的30%,而且将来要达到40%,这样就可以和东南亚地区胶工的工资水平持平。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高级工人技师王亮也认为,政府在制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上应该有“硬杠杆”,因为企业现在在用人上有更大的选择权,工人能同企业协商工资的空间很小。
“国家应通过法律赋予劳动者参与工资共决的权利”,“督促企业建立工资保证金或备付金制度,形成企业欠薪行为的社会监督机制”……代表委员们对如何保障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的讨论依然在继续。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