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人们财富生活的十大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里,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与人们财富生活的关系已越来越紧密。
财产性收入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召开。顺应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趋势,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有专家指出,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拥有财产性收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在共建小康社会的今天,"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无疑体现了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其现实作用是会对弘扬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增加国民消费支出的可持续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激发民间创业热情,起到更为积极的影响。
CPI受猪肉、食用油等食品涨价的影响,一个原本是经济学和统计学里的专业名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成为了老百姓口中的热门词汇。今年3月以来,CPI涨幅从3.3%一路上扬,直至11月份的6.9%,连续9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虽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目前的CPI上涨仍属于结构性上涨不是全面上涨",但不可否认CPI的持续上涨让很多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依然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这让人们对未来物价水平的稳定和走低多了期待。
物权法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
物权法实施之后,许多法院相继受理了多起依据该法提起的诉讼,人们依法维权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事实上,物权法的实施除了在界定财产权利规范交易,鼓励市场主体创造和积累财富等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以外,也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房产新政今年9月27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借款人,提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为了保持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央行、银监会不久前又联合发布了《补充通知》,明确了商业银行应以家庭为单位认定"第二套房",让炒房风险大增。
另一方面,不久前新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体现了党和政府加大力度建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决心。有专家指出,随着房产新政的逐步推进,过去房地产行业过度市场化,偏重营利性,忽略保障性的格局将有望改变,也有可能把大多数城镇居民从高房价当中解脱出来。
个税自行申报今年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个税自行申报的第一年。
11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最新修订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表》,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高收入者(即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人)进行个税申报时,要明确填写炒股和卖房所得收入。这一消息一度为广大股民解读为我国即将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先兆,股市也曾为之波动。排除个人心态上的原因,税法专家们也反思了我国税制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征税模式,推广诚信评价体系,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让纳税人更多地意识到纳税义务,从而也进一步唤醒纳税人的权利意识。
劳动合同法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
随着劳动合同法实施日期的临近,广东、北京等地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形成一股"劝辞风潮","华为辞职门"事件更是引来广泛争议。12月5日,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刘继臣在劳动合同法宣传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一些用人单位的行为直接侵害了职工合法权益,各级工会要认真调查处理用人单位违法违规问题,要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配合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严肃查处。支持和帮助权益受侵害的职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对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例,要一抓到底,决不姑息。
城乡医保全覆盖今年,我国推进城乡医保全覆盖的步伐不断加快。据今年上半年统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了全国84.9%的县和82.8%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医保方面,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成都等79个大中城市开展全国首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相信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将变得不再遥远。
农村孩子免除学杂费今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向全国农村孩子敞开了"免费之门"。自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近1.5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
有专家指出,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农村义务教育优惠政策,让很多贫困孩子的求学之路得以延续,对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村贫困人口入低保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专家指出,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
带薪休假12月1日,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实施,将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缩短为3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休闲。同时,带薪休假制度也正式确立,明确职工如不能享受带薪休假,可获300%的工资补偿。
有专家指出,调整休假制度既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假日制度,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创造力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同时又兼顾了交通、食宿等公共资源现实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原有"黄金周"长假安排的一种合理化改进。
来源:四川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