閽卞竵鏂伴椈骞垮憡 骞垮憡浣嶆嫑绉�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第一财经 > 理财 > 正文
 
涨涨跌跌话理财
发布日期:2007-11-20 8:39: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或涨或跌,涨涨跌跌永远是投资理财不变的法则!

  近半个月来,人民币加速升值,国际国内黄金价格连续攀高,让投资者品尝到的是投资的快乐;而股市的“跌跌不休”则让众多股民、基民体会了投资的风险。

  人民币升值加速 外汇理财伤透脑筋

  上周,人民币升值再创新高,11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 中间价为7.4140元,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且是2007年以来第71次创新高。

  如果放在两年前,人民币汇改之前,相信很多人对人民币升值还处于一种模模糊糊的认识阶段,更很难理解人民币升值与理财的联系。但两年后,人民币升值已成为我们理财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两年前,无论是出过国或是亲朋好友在国外,手里握有一点美元,可谓是“家有美元,心中不慌”,但现在美元似乎成为“鸡肋”,既想保留作为家庭资产的一部分,但又不断缩水;两年前,800多元人民币去兑换100美元,而今,不到750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到100美元了。近来,美联储降息,美元持续走软;中国央行加息脚步逼近,人民币面临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手中持有美元的岛城市民感觉到压力日益沉重。

  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的理财师告诉记者,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人民币汇改两年多的情况来看,期间汇率变化非常明显,2005年7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由8.2765一次调低2%至8.11;然后从2005年7月22日至2005年12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从8.11到8.0702,当年人民币累计升值2.5%;2006年1月1日到2006年12月31日,汇率是8.0702到7.8087,人民币升值3.24%;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11月14日,汇率是7.8087到7.42,人民币升值4.98%。

  整体而言,2007年度升值幅度已经超过年初预期4%,至年底有机会达到5.5%左右。而且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将是长期的趋势,人民币加快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到200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达到6.79。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的是,从2007年1月1日起,至10月31日人民币则跟随美元相对欧元贬值了4.44%左右。由此可见,由于加元、澳元等币种的较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对这些强势货币并没有升值,只是相对美元、日元和港币等币种升值了一小部分。因此对手中握有外汇的市民而言,或是将自己手中的外汇结汇,换成人民币进行投资,或是将美元换成强势币种,可通过这些币种的快速升值来获利。

  黄金价格涨势汹 弃基炒金正流行

  上周六,华夏银行青岛分行特邀上海黄金交易所石岩峰总经理和诺安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刘东在青岛大学举办了一场黄金交易及基金讲座,岛城市民踊跃参加,有的甚至是远道而来。他们告诉记者,现在黄金价格一个劲上涨,有望取代基金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的确如此,自8月份以来, 在美元屡创历史新低、国际油价不断刷新纪录高位的环境下,国际黄金价格连续强势上扬,牛气冲天,多次改写历史新高。11月7日,现货国际黄金价格一举突破840美元/盎司,创28年来新高,距历史最高价仅有十美金之遥。受国际金价利好的影响,国内的黄金价格也一路强势突破到达了202元/克的历史高位。

  招商银行分析师认为,黄金、黑金(黑金即石油)与美金(美金即美元)这“三金”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而“三金”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目前主导国际黄金价格走势主要有五大因素。首先是市场供求因素,黄金属于资源产品,并非取之不尽,随着黄金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极大地带动黄金价格的上扬。其次是美元汇率因素,黄金以美元标价,通常情况下美元涨黄金跌,美元跌黄金涨,从长期来看美元下降的可能性较大。第三是能源价格因素,原油价格不断走高也将带动黄金价格的上涨。第四是政治因素,局部战争将带动黄金价格上涨。最后是外汇储备因素,黄金储备的提升也会拉动黄金价格上涨。

  黄金牛市扑面而来,令许多颇具眼光的岛城投资者开始把眼光转向黄金投资。抽样统计显示,岛城几家商业银行8、9、10三个月黄金的销售量就相当于今年前7个月的总和,黄金账户接近5万个。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的“龙鼎金”1至7月的销售量是1500多万元,8、9、10三个月的销售量就接近3000多万元。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的纸黄金8月的交易额为5000多万元,10月则达到8000万元。而这些炒金族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基民转身而来。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的一位理财专家告诉记者,在他接待的客户中,有80%是股民或基民,这些投资者普遍认为目前股市震荡,黄金价格正处于上涨通道,黄金自古还有买涨不买跌的传统。

  建行的理财专家认为,黄金是家庭理财篮子里不可或缺的理财产品,是股票、房产之外的最重要理财工具,与投资股市、基金等理财项目比较,黄金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高。市民投资可选项目也比较多,包括购买金条、纪念金币以及黄金首饰等。但是炒金不同于炒股,投资者不能用股市短线投机的心态与手法来炒金。投资者应看准趋势做中长线投资,最好回避短线操作。实物金应不急于变现,不急于盈利,主要作为保值和应急之用。

  股市“跌跌不休” 股民基民冷看理财

  上周,股市大幅震荡,眼看着自己的资产不断缩水,股民、基民们再次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上周,沪深股市在“A股第一权重股”中石油及权重指标股板块的带领下,频频出现大起大落。前两个交易日两市持续下跌,周三(14日)大幅反弹,上证综指更是创出有史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但此后的两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又再度陷入回调。全周上证综指报收于5316.27点,与上周末基本持平; 深证成指报收于16728.26点,周跌幅为2.52%。

  股市震荡走低,,基金净值也跟着遭受重创。统计显示,上周基金净值整体下跌,沪深基金指数受预期影响有微弱涨幅。中国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开放式基金中,仅有28只实现了净值增长。基金区间回报率最高为1.27%,除个别基金因分红、拆分导致净值下降较多外,区间回报率最低为-3.52%,相差为4.79%。 统计还显示,到11月13日,已经跌破1元面值的基金有近30只,尤其是偏股型基金,表现更是低迷,位居跌幅榜首位。事实上,从9月初到现在,在272只开放式基金当中,净值出现下跌的已超过130只,以偏股型或混合型基金为主。

  股市“跌跌不休”,基金净值不断缩水,股民、基民们纷纷感到无所适从。上周四、周五,记者走访了几家证券营业部,发现原来拥挤热闹的营业大厅已冷清了不少。在广西路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原本热闹的营业大厅里,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座位坐了人,一半的电脑都空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告诉记者,“最近个把月人少多了,原来行情好的时候,这里根本找不到座位。电脑都要排着队用”。同样冷清的还有各家银行的营业大厅,上周五,记者在中山路上的一家银行随机抽了号,显示前面只有3人在等候;而在一个月之前,每次抽号,前面至少都要有近二十个人。大堂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没有办理基金新开户的客户,行情不好,也很少有办理赎回或购买的。现在客户95%以上都是办储蓄业务。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马晓昕告诉记者,近期股市震荡,但资本市场长期牛市的格局并没有变,只要投资者认为长期仍然是牛市,那么净值下跌只是短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基民们不应该以炒股的心态对待基金,事实上,基民们只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基金和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就不需要为短期的调整而烦心。

  理财多种多样 正确心态最关键

  曾经有专家说,百姓理财意识的空前觉醒堪称2007年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的确如此,理财、理好财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岛城市民关注的“头等大事”,无论是炒股、炒基还是炒金、炒汇,理财方式多彩多姿,有一点是共通的,也是每个投资者都要面对的,就是理财中不可预期的涨涨跌跌,让投资者的财产升值或缩水,让每个投资者痛或快乐着,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种正确的投资心态最关键。

  2007年1月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当前,随着股市日趋活跃,大量的资金和大量的新投资者进入市场,新入市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有可能为股票价格膨胀提供土壤,使市场风险加速积累。我国的投资者教育工作更具有紧迫性。

  近期,一篇非常流行的博客文章写道:“有一种正确的投资心态,就不会再为市场时点的高低左右为难,最后无法抉择;也不会再抱着不切实际的发财幻想轻率出击,导致遭受重挫。坚持看好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让时间成为财富的放大器,以一颗平常心,在细水长流的波澜不惊中迎来自己财富的慢慢积累与增长。”这,道出了投资者必须恪守的投资真谛。
妤犵偛鐏濋幉鈩冩媴瀹ュ棗鐝g紒澶涙嫹
    匿名发表·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上一篇:下半年怎样才能赚到钱? 下一篇:年轻人四累缠身直面理财危机

相关新闻

 

焦点图片
再也跌不起了!俄罗斯 美军宣布“华盛顿”号
最新资讯

·9月27日热门品种点评
·彝族“摸奶节”女孩上街随便让人摸 
·五种好命女面相(组图) 
·二十年过去,我们才真的需要这部《丑陋
·砍价公司现身
·从未见过的“精灵”世界 
·中国民族风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洋妞 (组图) 
·《男人装》新宠新闻女郎 郭易 

经典美图

从未见过的 中国民族风 大自然的神
洋妞 (组图 《男人装》 看了以后丢
难得一见的 探秘人间天 4300年的英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