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日国际金价走低影响,目前黄金市场处于波动阶段,但沪上投资者频频出手,其中一次购入百万元者也不少见。专家认为中长期投资黄金仍然有利可图,但“金民”需要避免盲目心态,否则从股市“割肉”搬出的资金可能短期内又会被套牢。
股市割肉购金条
日前,在中国金币总公司上海特约经销部旗舰店,近十位顾客将金条柜台团团围住。记者发现,不少顾 客都有备而来,仔细的还随身带着纸笔记录。
此时一位中年男子爽快地挑选了一条1公斤重的奥运金条。按当天金价计算,金条售价高达28.5万元。对此,工作人员称,顾客这笔钱是从股市中“割肉”出来的,“现在股市震荡,很多老百姓觉得还是黄金来得保险。”
中国金币总公司上海特约经销部经理陆雨水回忆,去年股市大跌后,转战金市的投资者就陆续增多。“前几日国际金价持续走低,逢低买进的人就多了些。其中不乏一次性购入百万元的投资者。”
公司借机推新品
随着近期金价逢低,黄金市场吸引的不仅仅是投资者。本月上旬,“上币”金条在上海首发。该系列包括了50克、100克、200克、500克和1000克5种规格,成色均为999.9。“上币”金条在每天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的金价基础上增加17元/克后进行发售。为提升收藏爱好者的兴趣,“上币”金条的背面左侧,还将每年更换花卉的图案及品种,今年的金条背面左侧均铸有一朵绽放着的梅花图案。
陆雨水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金条可大致分为投资型和收藏型两种,并以后者为多。收藏型金条包括时下当红的奥运金条、生肖金条等,因为其体裁性,往往附加值较高,因此溢价也高。一般来说,这种金条的价格与原材料价格的差价可达到40至50元/克。“炒得厉害的奥运金条,每克可达到300多元。”而日前首发的上币金条和中金金条作为新品种,则介于投资与收藏性质之间,因此比较适合投资者尝试。
市民如何避免套牢
去年8月起,国际金价的涨速明显加快,到今年1月打破历史纪录,攀至879美元。今年3月17日,国际市场的黄金现货价涨至1032美元。但随后的回落速度超过涨速,最低时曾跌至每盎司906美元左右。沪市投资型金条也一日一价,金品回购价跟着金条零售价变化。本想购金图平安的不少“金民”,反而频频被套牢。有媒体曾报道,在金价攀至今年最高位时,一位“金民”买进10多公斤金条,若在眼下卖出变现,加上手续费及损耗费,估计要亏50万元左右。
那么,金条投资如何才能避免套牢?专家认为,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时候买金都是理性的选择。但是投资者需要避免盲目的心态,才能从中获利。
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君告诉记者,去年上海金条销售已达1.5吨,估计今年增幅将达10%至15%左右。他认为,如果投资者有富余资金,中长期投资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不过,许文君也提醒,金价并非“旱涝保收”地一直向上,短期投机应有风险意识,应该逢低买进,逢高抛出。“在波动阶段,短期投机可利用上下波段,果断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