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征支纪念”是章还是币? |
发布日期:2006-11-9 15:25: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
收藏拍卖导报 陈阿泉 日军侵华“征支纪念”,直径39毫米,重25克,齿边,圆形,镀银黄铜质。正面是一顶日本陆军钢盔和步枪、指挥刀交叉图,左右铸印“征支纪念”4字,上方纪年“昭和拾贰叁年”6字,下方注明“上海派遣军从军”字样。背面是“嘉禾壹圆”图案,制作精美。
这枚“征支纪念”是徽章,还是纪念币?
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得知日军侵华“征支纪念”所称“昭和拾贰叁年”是日本年历,即公元1937年至1938年,也是日军大规模侵华的头两年。日本曾组织过两次“上海派遣军”,第一次在1932年,第二次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这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并企图速战速决。15日,日军统帅部向上海增兵的同时,以松井根为司令官第二次组成“上海派遣军”。
淞沪大战,上海守军经过两个月的顽强抵抗,于11月8日撤退,11月12日上海被日军占领。“上海派遣军”攻陷上海后,12月13日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3月14日“上海派遣军”编入“华中派遣军”,仅存7个月的“上海派遣军”急于邀功纪念侵占上海、南京,盗用当时上海、南京造币厂现成的“袁大头”银元“嘉禾壹圆”钢模制作,达到既便捷目的,又可在第一时间向世人显示日军所谓的“胜利”。
此外,笔者还逐页翻阅《日本四货币》参考书,该书搜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占地区发行的货币,但“征支纪念”未见踪迹。至此,可以认定“征支纪念”其“嘉禾壹圆”面值图版显然是利用造币厂旧“袁大头”版借模拼凑而成,并非通过正式发行渠道通行的纪念币,根据正面刊写的“征支纪念”4字,判定为纪念章更为妥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