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藏印多年,独喜金属制印章,现略举历代部分珍贵印章,和一点藏印心得,请方家指正。
宋代以前的印章绝大多数为铜印,主要分成官印、私印两大类,若再细分则还有殉葬印、宗教印及烙物印等杂用印。
古人铜印随身携带,或佩于腰,或系于臂,因而在铜印顶部钻有圆孔,以便用绳子穿系。有的人随其所好,在印章顶部铸刻简单的装饰,于是就有了“印纽”。铜印的印纽形象繁多,艺术装饰性很强。鼻纽是我国玺印中使用时间最早、时间最长、也是最常见的纽式,从战国至明清都有。战国时玺印鼻纽多为一弧形小环,可以穿带;秦时鼻纽多呈窄面环状;东汉时鼻纽穿孔较小,纽边增厚;南朝时纽体变高变薄,如片状似碑,穿在下部。瓦纽主要流行于西汉文景帝时期到东汉早期,由鼻纽演变而来,纽面宽,边薄形如覆瓦。龟纽是汉代高级官吏使用的纽式,金、银官印均为龟纽。西汉时龟首短,龟身呈俯状;东汉时龟首微伸,四腿刻铸清晰,龟甲上多饰六角纹;东汉晚期至南朝时龟身俯伏而长,背纹简单。北朝时龟身巨大,四腿呈立状,龟甲形式多样。驼纽多见于东汉至两晋十六国颁发的少数民族官印。东汉时驼纽较写实,驼的五官及毛发铸刻较清晰;魏晋时造型简单。龙纽为帝王玺纽,而蛇纽则主要流行于西汉早期的田字格印中。
相较铜印以金或银质浇铸的印章非一般人所能使用。多数只有帝王拥有此类玺印,如清入关前使用的天子之宝、晚清颁给后妃的银镀金或铜镀金徵号宝等。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