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银币上的《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
发布日期:2003-11-28 10:47: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小说结构宏伟,情节复杂,语言丰富,描写细腻,人物形象无不血肉饱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书中错综复杂的政治场景,千头万绪的生活细节,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协调统一,充分显示了小说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以其辉煌的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邮政部门曾于1981-1982年发行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一套12枚,分别描写了12位女人物的形象,小型张《双玉读曲》一枚,画面是小说主要人物贾宝玉与林黛玉在花园中共读《西厢记》的情景。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2003年花了三年时间,将此巨著也搬上了我国的金属货币。2000年发行了《红楼梦》第一组,分别是宝玉赋诗(1/2盎司彩金币),黛玉葬花、探春结社、迎春吟诗、李纨教子(四枚1盎司彩银币),宝黛读书(5盎司彩银币)六枚;2002年9月3日发行《红楼梦》第二组,分别是湘云醉眠(1/2盎司彩金币),元春归省、熙凤弄权、宝钗扑蝶、惜春作画(四枚1盎司彩银币),群芳夜宴(5盎司彩银币)六枚;2003年7月28日发行《红楼梦》第三组,分别是黛玉夺魁(1/2盎司彩金币),湘云游园、巧姐纺织、可卿梳妆、妙玉奉茶(四枚1盎司彩银币),贾母祝寿(5盎司彩银币)六枚。共发行《红楼梦》金银币三组18枚,其中1/2盎司金币3枚,5盎司彩银币3枚, 1盎司彩银币12枚。彩色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像,并刊国名、年号。三组金银币均为瑞士PAMP S.A.公司铸造。除三枚5盎司银币为长方形外,其余均为八角形。十二枚彩银币上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人物取材大多数与我国邮政部门在1981-1982年发行的《红楼梦》邮票人物取材基本相同。有一些则完全相同,如“黛玉葬花”、“探春结社“、”李纨教(课)子“、“元春省亲(元春归省)“等。具体人物如下。
序号 组 别 彩银币的上的金陵十二钗 邮票上的金陵十二钗
1 第一组 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
2 探春结社 宝钗扑蝶
3 迎春吟诗 元春省亲
4 李纨教子 迎春诵经
5 第二组 宝钗扑蝶 探春结社
6 惜春作画 惜春构图
7 元春归省 湘云拾麟
8 熙凤弄权 李纨课子
9 第三组 湘云游园 凤姐设局
10 巧姐纺织 巧姐避祸
11 可卿梳妆 可卿春闲
12 妙玉品茶 妙玉奉茶
《红楼梦》描写了众多女子的命运,无论她出生贵贱,才能大小,是尽力抗争还是逆来顺受,结果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可悲的。
1.黛玉葬花:林黛玉是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有才有貌、感情专注,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又身体柔弱。她和贾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她从不劝贾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和贾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在当时社会,贾宝玉、林黛玉的婚姻是注定要失败的,林黛玉结果只能是泪尽而逝。画面描绘林黛玉在残花之期,触景生情,感花伤己,洒泪挥锄,为花作冢的情景。“黛玉葬花”取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2.探春结社:探春系贾政之妾赵姨娘所生。她独具胸怀,又与大观园中众姐妹不同,她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走得出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她气盛,办事果决。但她生在末世,无力回天,挽救不了贾家的没落。最后以跨海渡洋,远嫁了事。探春的诗才虽然不及宝钗和黛玉,但她首先发起诗社。她自号“蕉下客”,彩银币的画面人物背景就是一棵大芭蕉。“探春结社”取自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3.迎春吟诗:迎春为贾赦之妾所生,自幼丧母,在小说里的贾氏姐妹中,迎春最为温良和顺,性情懦弱寡断,与世无争,有“二木头”之称。她对一切世务,以避嫌了事,以不惹是非为好,处处小心,委曲求全。但她却偏偏嫁给了那个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孙绍祖,婚后每况愈下,仅仅一年,便被折磨而死。贾府被贬,家道日衰,尽管逆来顺受,也难逃厄运。
4.李纨教子:李紈是贾政长子贾珠之妻,丈夫早亡,年青寡居。她原是出生于官宦家门的小姐,到贾府做了大奶奶,胸中也颇有才能,历次诗会,她都能对各首诗做出公正的评论。寡居后,在环境的压迫下,她终日在大观园中谨小慎微,屈身守份,很怕招致流言蜚语,以无可奈何的心情,送暑迎冬,年复一年地将美好的充满活力的青春葬送,成了封建道德的牺牲品。但她还有一丝希望,便是对儿子贾兰的培养。画面上正是李纨教儿子读书的情景。
5.元春归省:元春为贾政与王夫人的女儿,元春从入宫作女史到加封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成为贾府的政治靠山。从此贾府成为皇亲国戚,可以依仗天恩。但元春身陷深宫二十年,孤寂落莫,也体察到皇家内部的残酷斗争与家族命运的衰败结局。当正月十五日,皇上批准她回家省亲,目睹府内的奢华糜费,更增添了忧虑。画面上尽管她凤冠玉佩,锦簇花团,但无法掩饰其心中的苦闷和忧愁。“元春归省”取自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6.熙风弄权:王熙凤虽然是个四面威风、八面玲珑、心狠手辣的人物,却又是小说顶梁支柱式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因为有了她,小说就更为生动,丰富多彩。王熙凤是贾府的当家媳妇,她的才干、口才、权术以及淫威,是没有人可与之匹敌的。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团火,暗是一把刀。”表现得也淋漓尽致。有权时,颐指气使,目空一切,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而到头来,也无非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临死时,半领草席一卷了之。画面上王熙凤端坐于椅子上,似有沉思,不知又在算计何人何事。
7.宝钗扑蝶:薛宝钗出生薛家大户,自有根基且才貌兼具,通达人意,颇得贾府当政人物贾母所赏识。但她重功名,慕虚荣,终不为贾宝玉所喜。她一心要坐上宝二奶奶的宝座,也深知,她与贾宝玉的婚姻决定权操在王夫人、贾母以及凤姐的手中,因此她用智谋、手腕在周围人身上下功夫。画面是宝钗扑蝶中偷听别人的谈话。“宝钗扑蝶”取自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8.惜春作画:惜春是贾府四小姐,贾敬之女,贾珍之妹。其母早亡,贾敬弃官离家求仙,故惜春是生在宁府,住在荣府,在贾母、王夫人面前长大。她贤慧聪颖,很有悟性,尤对绘画情有独钟。但她亲眼目睹了贾府被抄以及元春、迎春、探春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为保护自己清白不受牵连便毅然决然告别红尘,遁入空门,以求得今生的平静和来世的幸福。画面上,惜春正手持画笔,潜心构思,准备描绘她理想中的秀丽景色。“惜春作画”取自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9.湘云游园:史湘云为贾母之弟史鼎的女儿。她从小父母双亡,依婶娘生活。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办事利落大方。贾母说她像个男孩子,不像那些女孩整天羞羞答答的。她和宝玉青梅竹马,有较厚的感情。但她从未把儿女私情放在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湘云游园”取自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得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10.巧姐纺织: 巧姐是贾琏与王熙凤的独生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她通书达理,聪明伶俐。但在贾府落败、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堂兄贾芸趁贾琏外出之机,把她卖与藩王做使女。在这危难之时,曾受过王熙凤微薄接济的刘姥姥以德报恩,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富户。“巧姐纺织”描绘了巧姐在农村过上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后纺织的情景。“巧姐纺织”取自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11.可卿梳妆:秦可卿出生于小官僚寒素之家,其父秦邦业五十多岁,从养生堂抱养一男一女。女儿秦可卿长大后,生得形容袅娜、姿容风流,因与贾家有些瓜葛,嫁与贾宝玉堂侄贾蓉为妻,成为贾府少奶奶。由于她长得纤巧,雍容华贵,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称她是重孙媳妇辈中“第一个得意的”,就是这样一个美貌、善良、温顺、办事周全的少妇,却被摧残而英年早亡。
12.妙玉品茶:妙玉本为宦家千金,因自幼多病,不得已出家为尼。先尊后卑的经历,养成了她的傲气、清高、过洁、孤僻的性格。她不向权贵们阿谀奉承,所以她成为当时“权势不容”和“不合时宜”的人物。她虽然遁入空门,但她既不甘于佛门无情无欲清静无为的生活,又不能冲破枷锁,追寻自己的自由。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以悲观的心情,过着“乐观”的生活。画面上,妙玉手捧茶杯,背景为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表现了她的爱洁之癖,也暗示了她清高的性格。“妙玉奉茶”取自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红楼梦对这些女子的命运做了最后的总结: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彩银币第一组人物图形偏小,背景太多太杂且为全部彩色,冲淡了主要人物形象,人物设计缺少生气,脸上毫无表情,印刷也较模糊,第二、三组人物图形较大、背景相对较少且为银币本色,突出了人物形象,如第二组中的《惜春作画》与第一组的《迎春吟诗》相比,就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第二组、第三组的人物形象比较光彩,生动、传神,将她们的不同性格展现在彩银币上,特别是熙凤弄权,王熙凤坐在一张宽敞的椅子上,洋洋得意,仿佛她是贾府第一人,将那种口蜜腹剑、工于心计的性格表现得非常充分,此外,宝钗扑蝶有着强烈的动感、妙玉品茶一枚,画面上妙玉带发修行,眉清目秀,端庄典雅,洁净如水,给人一种安然自若的惬意感。
《红楼梦》金银纪念币除了十二枚1盎司彩银币之外,《宝玉赋诗》、《湘云醉眠》、《黛玉夺魁》三枚1/2盎司彩金币和《宝黛读书》、《群芳夜宴》、《贾母祝寿》三枚5盎司彩银币将《红楼梦》故事比较好地展现在金银币上,成为一套不可多得的精品币。(浙江 王祖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