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前苏联与我国建国初人民币(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丽琼
[upload=jpg]UploadFile/2006-7/200671413313333857.jpg[/upload]
苏联印制唯一的3元面额纸币已经绝版
6、“老大哥”诚恳指点提醒
在中苏双方商谈人民币印制的一次次谈话记录中,苏方官员常常提醒中方一些货币印制发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时隔半个多世纪,外交档案记载下的文字,仍让记者感受到当年“苏联老大哥”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和友好。
1952年11月21日晚10:00至11:20,在苏联财政部长的办公室里,有过以下一段对话:
兹维列夫(苏财政部长,以下简称兹):100、50元都不要,改变发行票额小的纸币,是否会影响物价水平?此问题曾否考虑过?
叶季壮(中国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以下简称叶):政府考虑过,但票额大,也是危险大。主要是防假,就不能不把票额改小,宁愿携带困难,就是造假也会使敌人比造大额的要麻烦些。
兹:是不是原计划发行100元,现改成5元,同时再压低物价?或者原计划以百元券一张票去买的东西,现改成要五元券20张票才买得回呢?
库梅金(苏外贸部部长):这样对使用票子的人是否会便利?买点贵重东西,要拿很多票子才成。在这里印的纸币,不管如何保密,将来中国人民是会知道的。因此,将来人民感到不便利时,会批评中国政府,也会批评苏联的。
叶:考虑过。对买货人、卖货人都不便利。
库:新旧币的兑换率是否已经肯定?等于旧的一万或五千?
叶:那是一个初步考虑。
兹:一元等于一万或五千既没有肯定,那么你们怎样做印刷计划呢?
叶:根据国内计算的结果,一元等于一万接近些。
兹:这问题应该解决,才能确定印多少票子,币改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将来新币发行,会影响印刷和其他方面的。
叶:当报告国内。兹:另外还应注意的:1、旧票轮换率多大;2.流通额是逐渐增大的,特别在中国。计划过没有?(还包括从这一段到币改前增加的发行额);3.各地库存量多少,考虑过没有?
叶:流通额和库存量已考虑过,计划在内的,至于轮换率,可否供给我们一些材料,因我们的轮换率虽有,但(现在的)纸币质量差,不能做根据的。
兹:材料可以给你们找到。轮换率还要看人民币纸币的爱护和保存法。
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新中国有了第一套采用胶凹套印,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的精致货币。1955年3月1日,苏联印制的人民币三元、五元券和国内印制的二元、一元及角、分币共10种开始发行流通;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了十元券。后来,受中苏关系交恶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1953年版的三元、五元和十元纸币,一个月后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4 13:38:58编辑过][/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