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金价的下跌,市民爆发了一轮"买金潮"。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
国际金价大跌依然挡不住市民的购金热,而产金企业也开始出现惜售行为。
8月间,黄金再次上演"滑铁卢"。国际金价从7月28日最高点930.10美元/盎司下跌至8月15日的最低点784.75美元/盎司,幅度达15.69%。不过,黄金大跌在国内却并未引起恐慌,价格的下跌,反而掀起了老百姓购买实物黄金的热潮。伴随着首饰等实物黄金需求进入旺季,诸多商家的销量出现了30%~100%不等的增长。
买方市场的潮涌之势也开始向产金企业蔓延。
"在黄金开采冶炼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一些黄金企业因为看好后市,甚至出现惜售行为,更有一些首饰商借金价下跌的契机开始囤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黄金首饰销售商透露。
现货金买盘猛增一倍
进入8月,伴随着美元的反弹,黄金开始"深跌之旅",一些"纸黄金"和期金的炒客要么被深套,要么多次爆仓。不过,这在实物黄金购买者看来,却是跌出来的"抄底机会"终于来了。
国和金证黄金投资理财中心主任陈宏杰告诉早报记者,进入8月以来,该公司的黄金产品销售粗略估计至少增加了30%。
"此前233元/克的高价,让人们见识了一把黄金牛市的疯狂,但也确实让许多财力有限的老百姓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现在这个价位则更能刺激老百姓的需求。"陈宏杰说。
陈宏杰并非个案。
"7月和8月,黄金饰品多次下调了价格,今年结婚的人挺多的,许多人都赶在最近买首饰。"东华美钻营业员告诉早报记者,黄金价格的下跌让首饰消费活跃了起来。
"就在前两周,金价下跌至800元以下之际,实物黄金的买盘一下子多了起来,仅这两周现货黄金的增幅大约超过了1倍,而此前提现货的客户实际很少。"上海狮王黄金公司总经理司继进说。
在司继进看来,导致实物黄金买盘骤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以来,黄金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市民的黄金需求,而在这一轮暴跌之后,许多消费者认为现在的价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因而赶紧购买;另一方面,我国马上就要进入用金高峰季节,因而许多包括首饰企业在内的用金企业开始积极囤货,因而金交所的实物交割也显得十分活跃。
炒金短线机会浮现
"上周的黄金价格仍在大幅波动,金价在本周初曾一度下跌至773美元水位,之后随着油价的短暂反弹,金价也重新接近838美元,这个反弹达65美元。虽然上周五收市时金价没能守住这个高位,收市约为827美元,但这个反弹说明买盘正开始浮现。"富国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文刚锐说。
文刚锐认为,上周当金价低于800美元时,由于这是差不多近一年来的低位,投资者开始吸纳,世界各主要金市都发现实金的买盘在大幅增加。
"金价近期的日间表现可以说是'上蹿下跳',由于黄金大涨大跌的波段行情趋势越来越明显,投资者可顺势而为,进行短线波幅操作,应可获益颇丰。"司继进建议说。
显见的是,自2006年12月21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简称"金交所")正式向个人投资者敞开大门后,其业务量就持续猛增。据金交所本月中旬公布的7月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份,金交所内各类黄金品种交易量达到2410.74吨,累计成交金额达到5014.92亿元,而去年全年的量也不到1900吨。
"这与今年上半年,一些银行推出的实物黄金代理业务是分不开的。"一位金交所人士指出。
昨天,金交所Au99.95品种,以183元/克开盘,收报183.6元/克,单日上涨2.85元/克。
产金企业开始惜售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企业并不想抓住"实物黄金热销"的机会。陈宏杰告诉早报记者,目前在现货领域,一些产金企业开始出现惜售行为--不愿意在现在的这个价位上把黄金卖出。
陈宏杰分析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由于产金企业的成本目前实际已经很高了,他们不愿意低价销售,而更多的则是基于对后市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