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创新高的金价,在2008年上半年,一直牵动着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的敏感神经。在股市动荡的背景下,国内旺盛的投资需求重新将目光转向素有保值“避风港”之誉的黄金。然而,也正是在这半年中,国内金价走出猛涨急跌的曲线图,令投资者感到扑朔迷离。专家指出,长期来看,在美元和石油价格动荡及全球地缘政治危机中,黄金的价值还将逐步显现。
骤涨骤跌,金价演绎“过山车”行情
回眸2008年上半年黄金走势图,几乎被切分成两段,以3月17日为界,前三个月的行情可谓“更上层楼”,后三个月陷入“跌跌不休”。
今年首个交易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盘中最高达到每盎司864.8美元,离1980年1月创下的每盎司873美元历史高价近在咫尺。而现货黄金盘中一度登上每盎司861美元,一举突破1980年创下的每盎司850美元的历史高点。随后国际金价走出了近年来最强的涨势,一路单边上扬,一举顶破每盎司1000美元“天花板”。与之同步的国内金价也开始节节攀升,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金从每克195.03元开始一路上涨。直至3月17日,伴随着国际金价上探每盎司1032.9美元的历史最高位,沪金Au99.99金也登上了每克234.30元的巅峰。随后国际金价开始“高台跳水”,国内金价也随之牛气不再,一周内沪金Au99.99金每克狂泻26元,一路盘跌,直到6月13日创出每克192元的本轮新低,才止跌反弹,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每克204.59元,半年涨幅为4.9%。
而今年1月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开锣的国内首个黄金期货产品,由于首日开盘价过高,主力合约达到每克230.95元,开市以来反复盘跌,仅有3月中旬国际金价达到顶点时,短暂突破过首日开盘价,然后调头向下,至6月30日,上海期金主力合约收于每克205.71元,上半年跌幅达10.9%。
“上半年金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疯长的油价产生了价格背离”,中国黄金投资分析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周洪涛分析,目前原油的基本面偏紧,其商品属性、投机性和稀缺性都远远大于黄金,国际炒家纷纷投向原油市场,导致今年3月以后,油价与金价背道而驰。从宏观基本面来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上升等因素,支撑金价的基础依然牢固。
中国黄金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伴随着国际、国内金市的风起云涌,中国黄金市场建设今年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期金开市和外资开闸就是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做大作强,进一步争夺黄金定价权的重要步骤。
今年1月9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我国第一个黄金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是中国黄金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业内专家分析,黄金市场一直走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前列,黄金期货适时推出,将引领中国黄金产业和市场新一轮更为纵深的改革,推进整个黄金行业向更成熟方向发展。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也表示,黄金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交易,有利于完善我国黄金市场体系,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今年6月5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批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加拿大丰业银行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外资金融类会员,至此,外资金融机构中国“掘金”首度开闸。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集中了国内主要的黄金生产、冶炼、加工、批发、进出口企业和从事黄金业务的金融机构,首度引入外资金融机构,无疑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国际黄金交易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金和用金大国,必须要从黄金大国向黄金强国转型,这就必须要相应规模的黄金市场配合,并逐步解决黄金自由贸易、黄金进出口开放等一系列问题,逐步确认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推出黄金期货和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黄金交易,中国黄金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将被推到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未来中国争夺世界黄金定价权,走出“中国金价”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