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金币资讯>> 康乾龙/
“旗帜交接”纪念章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一个很不错的收藏品,不过你要因此以为它会像“会徽”金银章那样绚丽夺目的话,恐怕是市场的一厢情愿。/
首先,目前的纪念章“盘子”已今非昔比。以去年发行的“会徽”金银章为例,1/10盎司金章的发行量为12000枚;1盎司银章的发行量为20000枚。而“旗帜交接”1/10盎司金章的发行量为20000枚;1盎司银章的发行量为30000枚,与“会徽”金银章相比,增幅分别为66.70%和50%。不仅如此,中国印钞造币公司(以下简称“中钞公司”)也发行了金银纪念章,其中,1盎司金章的发行量为2008枚,发行价高达6880元;1/3盎司+1盎司银章的组合套装礼盒发行量6000套,发行价格也高达3880元。这还不包括金币总公司与“中钞公司”各自发行的5000枚与6000枚大铜章。由此可以看出,“旗帜交接”纪念章的“盘子”不仅发行量大,而且规模也扩大了许多。如果我们再考虑金币总公司与“中钞公司”两家分食“旗帜交接”纪念章这块“蛋糕”的话,其中蕴藏的不确定因素更是难以计算。/
其次,资金状况难以应对“旗帜交接”纪念章的发行。尽管“中钞公司”发行的纪念章更多的是侧重于社会层面,它对钱币市场资金的争夺不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还会有一部分回流到钱币市场。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即使按20000枚金章和30000枚银章的发行价计算,其需要吸纳的资金就接近2200万,如果再加上5000枚大铜章之150万元的话,一级市场吸纳的资金少说也得2350万元。这里还没有考虑二级市场可能出现的炒作因素。/
再次,当前的钱币市场状况可谓近年来的最低点。市场的投机和投资气氛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这与“会徽”金银章发行时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需要补充的是:“旗帜交接”纪念章的重要性、影响与分量等,都与“会徽”金银章完全不一样,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其在宣传力度方面也不可能达到或者超过后者。因此,最终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显然不会像“会徽”金银章发行时那么的热烈、积极。/
另外,市场理念影响着“旗帜交接”纪念章的运作。就当前状况而言,看好“旗帜交接”纪念章者比比皆是,尤其是金币总公司的金银铜章,这种状况的出现,必然会在投放节奏、市场运作、价格定位等方面产生很多的牵制。这无疑同《西游记》、《神舟五号》金银币发行之后的表现那样,越是被大家看好,其发行后的表现越是不尽人意。反观“会徽”金银章,发行初期很少有人看好,然而市场越是这样,最终的消化与沉淀就越彻底,现在的价格也才能始终站立在2500元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