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8日中国金币网发表了1210会议嘉宾李铁生先生的文章,我感到纳闷和奇怪的是单独发表了李铁生先生的文章,此次与会代表共30余人,难道其他代表没有发言?亦或讲的没有道理吗?还是金币总公司认为只有李铁生发言有道理,或是听的顺耳?广为纳谏、忠言逆耳而听之、我想才应是金币总公司的胸怀。这样才能历行改革成就一番大事业,将金银币事业做大做强!
金币总公司单独刊登李铁生先生的文章,我想可能最入耳的部分是:
在三种币中,收藏币是最具有文化的一块。按照国外的经验,收藏币是缓慢增值的,它的升值取决于藏品市场的自然消耗,而不是通过大炒大卖。但到了我们国家,由于投资渠道少,现在很多人把收藏币当作一项可以实现暴富的投资,像当年的"山河一片红"、"猴票"等邮品一样,人为地炒起来,结果虽然富了一批人,但大部分的投资者却是被套了。现在有些人"义愤填膺",把套牢的罪责归咎到发售机构,我看,这些人是投资量太大,求胜心太切了吧?我提醒大家,套住是正常的,所有的投资市场,例如股票,不也有被套住的吗?投资就有风险,把收藏币用来投资也一样,尤其盲目的投机,被套的可能也就大些。
此部分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点:
1、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收藏币增值是缓慢的, 升值取决于自然消耗而不是大炒大卖。
请问李老,1979年到目前发行了许多金银币,很多品种也经历了长达20年的消耗,也未被大炒大卖过,发行量也很少。那为什么很多品种没有缓慢增值,甚至有些品种被当作黄金卖。如:1993年发行的1/4盎司的孔雀开屏。
2、我们国家投资投资渠道少,把收藏币当作一项可以实现暴富的投资。
我们国家的投资渠道少么?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股票、期货、外汇宝、房地产等等。将金银币进行收藏投资是很小的一个群体,也是金币总公司倡导的。"快乐收藏、理性投资"。我想很多人把金银币当作一项投资是不错的。
3、山河一遍红、猴票是人为炒起来的。
山河一片红、猴票果真是人为炒起来的么?那么现在人的经济实力强了,为什么现在的猴票没有炒起来呢?说到底,收藏品的价格是由相应的收藏投资群体决定的。我在家里做了一个绝版的木制小兔子,发行量就一枚。你说它值钱么?发行20几年的很多量小金币没有增值也是这个道理(金银币的收藏群体太小)。
4、把套牢的罪责归咎到发售机构是错误的。
提到套牢,很多人认为,只有股票、期货、邮票。现在还有金银币。实际上套牢与赢利是广泛的。生产资料、产品都存在着价格波动。现在的关键是收藏投资者没有机会买到平价币,而不是李老你所说的将罪责归咎到发售机构,我们只是要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售体制。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收藏者买不到平价币,很多有背景有关系的人能拿到大量的平价币,高价卖给大户、卖给市场内。如同80年代的官倒,利用价格双轨制谋求暴利。我们没有将套牢归咎给任何人,只是要一个公正的发售制度。
最后要说的是爱币与爱钱并不矛盾,有钱才能买到喜爱的币,没钱爱币也只能是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