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钞公司金砖火爆销售和回购,联想到现在的金币发行。
一、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他们并不需要每年要多少爆利,他们需要保值,少量的增值,哪怕是年增长5%。这种在上海,北京全国各大城市指导价公开销售,并在一定时期后回购的效应,金币公司能不能值得思考。
二、现在并非新发行的金币如彩金鸡,本金鸡卖不出去,而是指导价销售金币太火爆,市场各方都抢着要。总公司能否拿出一定的量每个月在全国各特约商大城市指导价销售金币。能不能制造一些如同印钞公司发行的金砖那种销售效应,让购买者主动地在老百姓中宣传金币。当然也出现过许多币跌破发行指导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富贵,吉祥,民族节日类发行量太大,同题材的过多了?如春节题材的金银币,元宵节彩色币又发行了,以前还发行过一枚本色金币,是币背面有个小孩放火炮的。吉祥图系列,迎春图系列。好像跟传统节日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银的,金的,量都不少。总感觉金币有雷同。又如佛教观音系列2000年以前的散又乱,看看以往发行过的观音币总感觉乱。 还有一发行吉祥类,如富贵有余,吉庆有余,万象更新,彩的,本的,银的,金的,有想一口子吃成个胖子的感觉。戴胜鸟,富贵鸟类一大堆,发行起来把不得将该版块整死不可之味道。现在又能体现在彩色金银币版块上。幻彩版块目前看还不敢乱来,一是收藏者太弱,收藏观音币的不多,幻彩三组公司库存还不少,幻彩四组计划时间并没有及时发行。市场认知的群体不多,也许是并没有找到这一块潜在和群体。如果公司不重视金币的题材开发、规格、系列的规范,何时幻彩系列也会被整的。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要规范,题材不雷同,宁可少发几枚,少发几套,量加大些倒无所谓。题材也不要一口想开发尽,多作长远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