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15日,财政部再次上报《关于设计新版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设计的请示》。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这一请示。
197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商请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请该两院的美术专家侯一民、邓澍、周令釗、陈若菊等教授进行人民币设计方案的研讨,总结前期的设计经验。最终提出以祖国大好河山和各民族人像为题材的新画稿、新方案。
1981年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建议印制发行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
1983年5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先做好印制前的准备工作。
1984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报《关于公布新版人民币的时间及改变大面额钞票设计主题的请示》。由于新版人民币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的设计以中国各民族人物头像、祖国大好河山构成画面,而其他三种大面额票券则以首都建筑风景为主。这两种不同设计主题,票幅规格感觉不配套,且风景、建筑物防伪功能远远比人像低,因此聘请美术专家按新版人民币的主题重新设计,将原来3种大面额改为伍拾元、壹佰元两种规格(放弃的那种规格不在此文表述了)。至此,第四套人民币的正面全部用人像,背面全部用风景(1元钞券以下除外)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尤其是背面主图案,从1元钞券往高额钞券分别使用了长城、天涯海角、长江三峡、珠穆朗玛峰、黄河壶口瀑布、井冈山全景。全套背面图案气势宏伟,确有大国货币风范。对于这个请示报告国务院很重视。1984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批准了壹佰元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人物头像作为钞券正面主景;伍拾元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个头像作为钞券主景。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正式钞券样。
第四套人民币在当时设计的方案中就有了20元券规格,可惜由于决策层的原因,未能最终采用,这是很大的遗憾。从数学结构公式和市场流通模式来测定,20元钞券的发行是十分有利于钞券生产和市场流通的。例如:买40元的东西,2张20元面额钞券就能完成,而10元面额就要4张;买20元的东西1张20元面额钞券就解决了。从生产成本考虑,20元钞券和10元钞券的生产成本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宏观上来观察使用20元面额的钞券之后,10元面额钞券的市场投放总量至少可以减少1/3的规模。这对保障人民币的发行极为有利。虽然第四套人民币错过了发行20元钞券的机会,但是好在第五套人民币采用了这个建议发行了20元规格钞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