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关于“北京奥运会出现的兴奋剂问题有可能超过雅典”的说法,再一次昭示了北京奥运会上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性。究竟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这个话题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将是历届奥运会上最严格的一次——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个运动员都自觉地远离兴奋剂,但我们要尽量把每一个违禁者都揪出来。
首设性别鉴定实验室
除了吃药,运动员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违规,那就是男扮女装。奥运竞争说到底还是要靠身体,而男性在很多方面天生就要强过女性。针对以前在体育比赛出现过的男扮女装的问题,北京奥运会首设性别鉴定实验室,用最科学的方式来鉴别运动员性别。
为了避免男扮女装,从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起,就开始对女运动员进行性别检测,但是在悉尼奥运会前夕,这一检测制度被废除,理由是并非所有的女性都有标准的女性染色体。北京奥运会上的性别检测,将只针对个别性别可疑的女运动员,检测要区分的并不是绝对的男女性别差异,而是要看他有没有占到高雄激素的“便宜”。
协和医院负责性别检测的田秦杰副教授介绍,北京奥运会将彻底抛弃运动员到底是“男”还是“女”的问题,而专注于对发育异常的综合诊断。比如一名运动员性染色体表现为女性(XX),但因为她们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性,其参赛资格也将被质疑。而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患者,即使“她们”雄激素水平在正常男性范围内,染色体也为男性(XY),但因雄激素完全不能发挥作用,“他们”比女性还女性,所以应受到保护和公平对待。
兴奋剂检测三大流程
在公众眼中,兴奋剂检测总是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公正透明的过程。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总共分为三大流程,分别是取样、运输和检测。在完成这些步骤之后,如果运动员未使用兴奋剂,阴性报告会在24小时内做出。如果涉嫌违规,阳性报告将在48小时内做出。
奥运会期间总共将会设有41个兴奋剂检查站,在通知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后,运动员将在监测员的陪同下,到检查室提取尿样,整个取样过程都由运动员“自助”进行。每个检查室的卫生间都安装了三面镜子,这样可以确保检查员能够从不同角度监督运动员的排尿过程,防止运动员在提取尿样时作弊。
取样完成后,这些样本将以最快的速度运送至位于奥体中心院内的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据了解,负责押送样本的镇远护卫,平时主要负责银行运钞。而运送尿样也将动用运钞车,车上也会配备武装人员,以防有人在途中强行拦车更换或者破坏尿样。
样本运送到检测中心后, B瓶存放冰柜备用,A瓶送到各种实验室进行处理。选手的尿样进入实验室时,上面只有瓶号,随即实验室对样品进行重新分瓶、编码。这个代号选手不知道,他的教练不知道,即使实验室的人也不知道这个号是谁的。因此,兴奋剂检测可以真正确保公正,对任何运动员都无法实现包庇。
各国防兴奋剂的措施
美国处罚凭调查
通常来说,只有在运动员兴奋剂检测呈阳性或者逃避药检的情况下,一名运动员才会被处以禁赛的处罚,但有时也并非如此。2005年底,美国短跑名将蒙哥马利因为服用兴奋剂被禁赛两年,随后他宣布退役。
实际上,蒙哥马利的历次尿检一直都没有问题,但美国反兴奋剂委员会在调查巴尔克实验室案件中,发现蒙哥马利接受了该实验室的药品,因此将他送上了体育法庭。根据兴奋剂法,只要证据确凿,没有尿样检查阳性也可以给运动员定罪。同样,由于FBI地不懈调查,女飞人琼斯也被迫承认了自己服用禁药的历史。
法国检测翻旧账
对于那些确实服用了兴奋剂的运动员来说,躲过了一次药检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因为几年前的尿样可能会被随时翻出来。
2005年,法国《队报》披露出七届环法总冠军阿姆斯特朗曾经在1999年服用违禁药物EPO,原因是法国国家实验室对阿姆斯特朗当年的尿样B瓶进行了重新检测。尽管这件事情的调查最终没有结果,但法国实验室对五六年前保存下来的环法赛尿样重新检测的做法,对运动员威慑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