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藏与投资奥运纪念品的热潮,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奥运纪念品的走势如何,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奥运纪念品的收藏是继续保持一定的热度还是迅速降温呢?
奥运收藏从申奥成功开始已持续7年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部门开发的北京奥运会纪念品的种类超过了6000种,品种涵盖了邮票、贵金属纪念币、流通纪念币、纪念钞、纪念章、纪念牌、金银条、海报、电话卡等方面,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北京奥运会纪念品的广泛需求。
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当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申奥成功”邮票,当即就成为邮票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申奥成功”银币,同样受到了收藏者与投资者的喜爱,北京奥运会题材的纪念品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此后,中国金币总公司在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公布的次日推出了“会徽”金银纪念章,零售价格为690元,这乃是第一套非国家行为的专门为北京奥运会推出的第一套金银纪念章;正因为此,该金银纪念章顿时成为市场的热门品种,其价格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攀升到了3000元,奥运题材纪念品的价值初露锋芒;与此同时,“申奥成功”银币也陆续成为资金暗中吸纳的对象。但是,客观地讲,当时在社会上并未掀起收藏与投资北京奥运会纪念品的热潮。
从2005年第四季度北京奥组委公布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始,一系列的北京奥运会纪念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由于中国邮政发行的北京奥运会系列邮票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系列贵金属纪念币、流通纪念币以及纪念钞等品种属于典型的国家行为,因而在众多纪念品种中最具代表性,并且一直成为邮币卡市场上的主导品种;而由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国家级专业企业推出的邮品、金银纪念章、金银纪念盘、金银砖(条)以及在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店销售的纪念品则成为礼品消费市场上的领头羊。
盲目购买行为是收藏大忌
从收藏与投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收藏者还是投资者在选择北京奥运会纪念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它的权威性,而邮票、贵金属纪念币、流通纪念币、纪念钞等纪念品无疑最具权威性,其收藏与投资价值自然相对较高,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以第一价格购买到,就等于抢占了先机,从而确保了它的基本价值不打折扣。
而许多收藏者与投资者在选择纪念品的时候,却往往忽视纪念品出自何方,他们的眼球已被媒体的大肆渲染所吸引,无法认识清楚这些纪念品的真实价值究竟如何,盲目性的购买行为随处可见,盲目性又是收藏的大忌,由此造成损失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收藏品的权威性越高就意味着它的变现性越强,而这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能随时变现的收藏品就意味着风险的高度凝聚,市场一旦出现风云突变,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北京奥运会纪念品更是如此,因为它在特定时间所具有的时间价值就将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