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描述:银色圆形钱币,一面中间圆圈里是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图案,还有镰刀斧子的图案,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另一面全是字,中间是“壹圆”,周围一圈写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和“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还有两个五角星。钱币侧面有小边齿。
藏品来源:藏家乔先生。这枚钱币是乔先生远赴大别山革命老区从一位姓杨的藏友那里淘来的。这枚钱币背后藏着一段曲折的故事,见证了一段历史岁月。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上下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生活更是异常艰难,很多人吃不上饭。杨先生当时是国家银行驻豫南大别山营业所的工作人员,一天正好他值班,来了一位当地的农民,拿出一枚银元说要兑换一元人民币,然后买粮食。杨先生看到此币后,心里特别喜欢,就又用一元人民币把这枚银元兑换出来自己收藏把玩。
时隔多年,杨先生已经退休多年,一日闲来无事就让自己的孙子把这枚钱币的图片传到互联网上,没想到很多人留言想买他这枚银元,乔先生就是其中最执着的一个。他看到图片以后觉得是件十分罕见的银元,与杨先生联系后,直奔大别山,以真诚打动了杨先生,终于如愿。这枚钱币到了乔先生手里后,收藏圈里已经有多位买家表示了强烈的购买意愿。
鉴定理由:1930年以后,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建立初期,市场货币混杂。银元、铜元、国民党发行的中央银行钞票、交通银行钞票等混合使用。为抵制敌币,稳定市场物价,有计划地调节金融,发展苏区经济,苏区也发行了货币。其中, 1931年在安徽省金家寨附近的麻阜设立造币厂。1932年根据地工人曾手工铸造了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银币,真品每枚重27.18克,成色88%。1932年10月红军撤离根据地,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银币即停止发行。该版银币史料记载仅铸造了几十枚,后经国民党武装围剿和突围,此批银币大部分被毁和流失,存世极少,所以它在苏区货币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枚钱币就是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重量成色也符合历史记载。
从工艺来看,这枚钱币由于不是机制币,明显工艺粗糙,人工打造的痕迹明显,尤其边齿不够规整,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字口依然十分清晰,包浆自然,银色纯正,很有韵味,品相颇佳,是根据地货币中十分难得的银元珍品,至今发现极少。它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根据地人民进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