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_JiBi.Net>>钱币报道>>古泉园地>>最新信息>>正文
 
收藏界“打假”:古钱币造假最为普遍
发布日期:11-03-28 08:15:2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

    近期,在收藏界出现的一些新闻,如:“收藏界刮起‘造假风’”,“赝品泛滥、收藏品暴利”,“收藏品合谋造假,死灰复燃”等,让藏家们坐立不安。据统计表明,我国目前的收藏爱好者有近7000万人。由于利益驱动,出现的收藏陷阱众多,就连级别较高的收藏家们也纷纷表示,绝大多数人交过“学费”。

    有媒体统计,新千年后在收藏品市场逐日升温的同时,收藏行业造假卖假的现象也开始愈演愈烈,投机成风,恶意推高收藏品价格等行为让收藏者人心惶惶。“买假不退”在收藏界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古玩市场上,卖家没有告知文物真伪的义务,因此买家如不能分辨出真伪,花高价买了假货,在业界也是合乎行规的。这就让很多收藏爱好者蒙受了损失,有的甚至收藏了一辈子的古玩,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结果发现收藏品均为赝品。笔者就亲眼见过一位老先生得知购得赝品后,当场中风瘫痪。正是所谓的“行规”,使蒙受损失的收藏者见怪不怪,这更助长了制假卖假行为的泛滥。

    据统计,所有造假中,古钱币造假最为普遍,造假的制作成本低,虽然普通古钱币也就几元、几十元一个,但正所谓薄利多销,招致大批假币涌入。由于古钱币投资门槛低,只需要百元就能入市,加之近年来各种投资市场也都不景气,古钱币的市价一直上扬,收藏者也越聚越多,造假分子自然盯上了这块“肥肉”。中国钱币发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门类丰富,脉络繁多,收藏困难大,普通收藏者很难全部企及,难免会马失前蹄,买到假币。分辨真假古钱币是个技术活,专家提醒钱币爱好者,购买时要先进行鉴别,一要看锈色,如果呈黄、橙红、鲜红、深棕、“枣皮红”、“栗子壳色”等多为真品,这些钱币制作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不容易掉色;二要听声音,古钱币年代久远,被氧化程度严重,掷于水泥地面时声音喑哑,不够清脆;三是气味,假钱币通常是用化学物质伪造装饰,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气味。真品古钱币则没有。专家建议收藏爱好者,收藏初入门者,不应求“全”但求“专”,譬如收藏金、银、白铜等精制的宫廷钱币,铸量少,质量佳,造假难度大,是值得入门级收藏者率先考虑的品种。

    如今赝品几乎充斥着收藏市场的每个角落。为了谋取最大利润,现代造假手段日益向高端发展,造假已渐形成产业化,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固定的集散地,其生产出来的赝品就算是专家也很难辨出真伪。毛晓沪专家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

9 7 3 1 2 4 8 :

精彩图片
凝聚行业合力 强化反假
3月20日集币视点(集币
特别推荐
·凝聚行业合力 强化反假宣传
·第3届维也纳钱币展即将举行
·“钱”途似景的贵金属纪念币
·全力推进货币金银工作科学发展
·中式私宅 院落的回归
·风流成龙各地豪宅曝光
·价值10万美元 黑桃A顶级香槟
·宝格丽Gerald Genta系列表
·伦敦展出罕见梨形大黄钻 重达110克拉
·古典与创新 上演英伦珠宝大戏
交易频道
  • 闁衡偓閹澘鏋犻梺鍙夊灴閹借京鏁担纰樺亾娴g儤鏅搁柤鍙夌墵閸i箖鏌ч煬娴嬪亾娴gǹ褰嗛柡鍌樺€濋幗閬嶆偄婵犲嫬鐨搁梺鎹愭硾缁旓拷...
  • 闁衡偓閹澘鏋犻梺鍙夊灴閹借京鏁敓锟�
  • 闁告牗銇為崥顐g▔婵犲洦锛岄柡鈧幆鏉挎灎闂佸弶鍨块幗杈╂暜娴g鍋撴担椋庣憹闁瑰憡鍨甸幖褏绮斿浣圭亖闁崇粯鎸撮弸鏃堝煝閿燂拷
  • 闂傗偓閹稿孩鍩傛慨鐟板€介崰姗€宕跺☉姘暭缂佸墽枪缁旂敻宕ラ崟顓ф綒闂傚牄鍨归埀顒婃嫹
  • 婵懓鍊介崰锟�:96妤犵儑鎷�1闁稿繐鍟弳锝囩不閹插绀夐柡浣哥摠濞硷拷
  • 闁衡偓閹澘鏋犲☉鎾亾濞存粌濂旂粭渚€鎮ч崼婵堫伈.濞戞挸顦辨晶妤呭礌閸涚増褰涢柕鍡嫹
  • 闁衡偓閹澘鏋�:闂傗偓閸喚鍘斿鍫嗗啯纾�
  • 濡ゅ倹眉閻滎垰效閸屾繂鏋�: 闁告瑥鐭傜欢鎶芥煢閿燂拷
  • 闁衡偓閹澘鏋犻柨娑欎亢缁绘稒鎷呴幘缁樺闁挎稑鐬奸柇顖濈疀閻㈠憡瀵柨娑樺濮瑰顫濋幋婵堫伈濠㈠爢鍛粡缂佹稒甯槐锟�...
  • 闂傗偓閹稿孩鍩傛慨鐟板€介崰姗€宕跺☉姘暭缂佸墽枪缁旂敻宕ラ崟顓ф綒闂傚牄鍨归埀顒婃嫹
  •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