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生日蛋糕 欧元十年再“涅槃” |
元区的扩容一定要慎重,现在丹麦、瑞典、冰岛等国都开始想加入欧元区,我觉得应该控制扩容的速度。就像人在身体不好的时候不能乱吃东西,不然很容易拉肚子。”姚秦说道,“再有就是东欧的问题。虽然现在东欧国家没有加入欧元区,但是如果这些国家的经济继续恶化,可能会使欧元区很多矛盾激化,比如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倒闭,出口会受到更大影响。”
任重道远 不过欧元区仍然具有吸引力。不光是丹麦、瑞典等国对欧元区“动心”,连英国都放下了对英镑的傲慢态度,对欧元持相较以前更为开放的态度。关键还在于同一货币为区内经济体所提供的“保护伞”作用。还未加入欧盟的冰岛、加入欧盟但还不够资格加入欧元区的匈牙利,他们的货币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剧烈贬值,并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救”。 同时相比美国不断增加的巨额财政赤字,欧元区则大力控制着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债务水平不得超过GDP的60%,虽然在危机期间会束缚政府的经济刺激手脚,但从中长期看却有利于欧元的稳定。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7年转变了态度,认为“欧元替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或者成为与美元同等重要的储备货币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而在1999年欧元推出之时,格老曾预言欧元将是“短命”的。 对于前十年尚未完成的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版图之梦,欧元未来之路看起来也道阻且长。“美国人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欧元,来影响甚至取代美元的地位,因此会从战略上打压欧元。这种打压可能不是针对欧元的币值,而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姚秦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