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人民币收藏行情及误区分析 |
发布日期:12-08-28 09:08:56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 |
人民币收藏行情日渐看涨,不少人都难免产生“悔不当初”的心态早知道小时候就应该把那些新票子保存下来。实际上,真正的收藏更像一种无心插柳的行为,若是刻意追逐收益,反而容易走入误区。 一、不要以为全套才值钱 单币价值低 如何判断某一币种人民币的稀缺程度呢?那就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首先是发行年代。一般来说,人民币发行年代越早越稀缺,因为纸币不能长期保存,它可因各种原因被破坏、毁损和废弃。例如: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年代最早,其存世量相对很少,故较稀缺;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最早的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和1962年版背绿1角券,现在已很难见到,是第三套人民币中最稀缺的两张票券;第二个要点是面值,一般而言,高面值的人民币比较低面值的人民币存世量少。因为高面值人民币大多都被收回,除特殊情况外,民间一般不会保存。例如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0元券存世量就很少;第三个要点是冠号位数,人民币冠号位数少的票券一般比位数多的票券稀少,因为冠号位数的多寡标志着纸币的印制发行数量的多寡,位数越多的其印制发行数量越多,相对存世量也越多。 二、不要见旧币就收 管它新或旧 见到旧版人民币市场行情日渐升温,有的收藏新手也急忙加入到钱币收藏行列来,只要见到是旧版人民币,就出高价收进来,希望有朝一日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那么,是不是只要是旧版就值得收藏和具有市场价值呢? 人民币收藏很讲究品相 南宁资深钱币藏家卢勇谈到,在纸币收藏中,九成新以上的称为“全品币”,此外根据纸币的新旧和保存情况分为九品、八品甚至更低的五品、四品等。实际上,除了个别极其珍稀的币种之外,绝大多数的纸币都讲究品相。好的币种还需要品相配合,如果品相很差,鲜有人愿意接货。 品相影响收藏价值,这也提醒广大藏友在保存自己的藏品时需要注意细节。注意防霉、防折、防蛀、防褪。防霉变的关键在于防潮,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尤为重要。防潮的焦点是纸币所处的温度与湿度。在处理藏品时尽量不要在夏日的高温与潮湿的环境中进行。一旦发霉,可用质地柔软的纸或布轻轻地擦拭。霉变严重的纸币,可用清水漂清,并用吸水纸吸干,在略潮时将纸币放平夹在白本子中,压上重物使之平整。新纸币忌有折痕。观看时,最好用镊子,纸币应该装入集币册中。对于不平整的纸币,忌用电熨斗烫平,因为易伤纸质。防止虫蛀也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对于长期保存的纸币,应每年定期翻阅。一是起到通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