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盘会让人大失所望?(刘志明) |
邮市大起色:看各路主力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中国邮票市场启示录30》 目前的邮票市场,有好几种势力并存。军阀混战,逐鹿中原,割据连天。 但是,当英勇的318好日子一来,当“失望”成为当前流行词,当调整成为主旋律——笔者为此弹冠相庆,乐不可支,心中窃喜。 这,是中国邮票市场的大起色——成长、成熟、成功的标志。 还记得昨天过山车的经历吗?还记得奥胶的教训吗?还依稀想起97的烦恼吗? “压了17年啊!”昨天在群里晒了夜宴图一位朋友的这声感叹,即有“蜀道难”的艰涩,又有“卖碳翁”的悲怆,还有“捕蛇者说”的无奈。 人生,还有多少个17年?前天电话里锦州小商品批发市场上一位向我打听红军邮不通10连号价格的业主,听说已经摸到6000的时候,低下头继续做自己的生意去了。看上去,再等7年、17年,她还等得起(97年上价1万。) 奥胶的教训是什么? 囚徒困境。 这是个心理假定。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你们之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随着耶稣一句镇静自若的话语,犹大吓得惊慌失措。这个史上“原罪型叛徒”,因为欺师灭祖而遭人唾骂。 “刚才咱们群里有个人塞了我5000版风翔。”曲秀峰向满世界说出了这个事实的时候,心里面是忧伤?还是坚强? 陷入囚徒困境里的人们,他们之间的博弈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如此困难? 同样,在这个市场上非零和博弈的时候,个人的最佳选择为什么并非是团体的最佳选择? 正确的答案,必须从这里跳出来才能找到: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就成了囚徒了呢?并且就同时和人家一起陷入了囚徒的困境呢? 这,就是笔者再三强调的一个最根本的观念:走品牌创新之路,在合作中走向共赢即对囚徒困境的摆脱与走出! 如果您不做茧自缚(和谁谁合作圈散户的钱);如果您没有想到要自欺欺人(鼓捣一个产品然后随时跑货);如果您不是要画地为牢(谁也不许老鼠仓,咱们合作将谁谁干倒);如果您不是自作聪明(趁着行情好了赶紧放货哪怕涨了再追)……您、我、他们怎么就活生生、眼巴巴和齐整整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