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
发布日期:08-10-31 08:40:46 作者:邮海小虾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
定价权 定价权是一个市场的灵魂,邮市现状与定价权的游离态有直接关系。当前的邮品换手很不充分,市场中的征售价差较大。报刊价格随心而定,目录中的价格只体现发行时的某个时点,唯有0304靠几个网站和不大的交易量撑着似有似无的定价权。定价权是一个市场公信力的最终体现,邮政根本不管也不在乎已发行邮品的定价权,市场中很多品种没有充分的换手也就无法给出另人信服的定价。一些信誉好经营固定品种的邮商掌控着一些品种的定价权,可悲的是随着邮品越来越多拥有定价权的人或机构却越来越少。邮市长期低迷是市场逐渐丧失定价权的表象,其实质是邮政发行体系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新邮发行后,象征性在窗口放一点货,随后分时段分批交给各地集邮公司和大户。操盘手利用放货的先后与量控制市场价格,造成短时间的供不应求。当市场价格达到预期目标,将尾货甩向市场。而本来被看作特大利好的半年发行销毁制度却成了他们脱壳的蝉衣,如果操盘失败或市场无力承接,统统打回库房而不承担半点损失。现实市场中交易最热的就是新邮,而新邮这种人为控制的定价权使得多数品种最终沦为打折一族。 知情权 真希望有人对我说,你对新邮发行的描述简直就是信口雌黄,并拿出事实予以更正。这又牵出另一个话题,知情权,正是邮政不透明的发行使得我只好用我的方式理解。一个负责任的邮政应该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市场传达发行量、发行去向、发行号段、销毁量。如果真的会做的话,应该根据题材制定最大发行量即发行上限,然后根据市场状况灵活给出发行期,如果提前发行完毕第一时间公告,如果到发行期仍未发售完毕公告号段择日销毁。市场好的时候没人在乎知情权也就无人问津,市场低迷的时候所有的呻吟都被邮政引入黑洞。邮政真的不知道自己在用金碗银盆乞食吗?一个透明的市场谁是最大的获益者?邮政的“关键先生”不傻,邮政赚了又进不了自己的腰包,邮政赔了又不要自己买单。 发行权 邮政、中国邮政、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这些名词够让人晕了。如果中国人都认为邮品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那它的收藏价值与一般公司的广告纸无异。所以要由国家邮政局挂名发行,而实际操作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人因为手中有货,有时只好自欺欺人。但邮票毕竟属于国家,在当今文化沙漠不断扩大的时代,一片即将被毁的绿洲。邮票的发行必须明确为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不再适合政企分离后的邮品铭记,应尽快将后续发行的邮品标注为国家邮政。这个 |
上一篇:对敲 |
下一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