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邮票庆“丰收”

收藏快报 19-10-23 19:51:32 中国集币在线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河南三门峡 朱卫东

  今年的9月23日是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充满收获和喜悦的日子。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我收藏有一些和“丰收”有关的邮票。翻阅鉴赏这些邮票,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中国九亿农民的辛勤和快乐。

  我收藏的第一枚“丰收”邮票发行于1957年。这年12月30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的《农业合作化》(特20),其中第四枚(特20 4-4,图1)是我国最早的一枚反映农业大丰收题材的邮票。这枚邮票由万维生设计,面值8分,胶版,齿孔14度,北京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印制。邮票上描绘了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图,票面主色调是寓意丰收的金黄色,远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正挥汗如雨,辛勤收割。场地中央,社员们相互合作把脱粒干净的粮食转入口袋,让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近处,一位穿着白衬衫的女社员忙着将一把把的麦子塞进一部“滚筒式”脱粒机,女社员的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仿佛在憧憬着丰收之后的幸福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这枚邮票的主画面以外,还点缀有麦穗纹饰,表明农业大丰收,别具一格。

  我国第一套以“丰收”为主题的邮票是《1958年农业大丰收》(纪60,图2),发行于1958年4月25日,雕刻版(无背胶)印刷,设计者为邮票大师孙传哲,雕刻者孔绍惠、孙经涌、孙鸿年、唐霖坤等;全套共4枚,呈“田”字联印,面值均为8分,发行量700万枚。这套邮票以象征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为背景,画面根据农作物不同,可分为麦子、稻谷、棉花、油料作物(花生、大豆、油菜)等。这套邮票票面色泽鲜艳流畅,农作物籽粒饱满,栩栩如生,深受邮票发烧友喜爱。

  农业大丰收,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动。1964年3月8日,邮电部发行了《人民公社女社员》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有三枚和“丰收”有关,影写版印刷,面值均为8分,邮票规格26.5×36毫米。其中第二枚“粮食丰收”(特64 6-2 图3),画面上一位女社员正在收获小麦,满头汗水,面带喜悦。第三枚“棉花丰收”(特64 6-3,图4),描绘了一位女社员正在采摘棉花的场面,棉花如雪,笑逐颜开。第四枚“果子丰收”(特64 6-4,图5),两位女社员正在采摘水果,果实累累,笑声盈盈。这几枚邮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业大丰收的场景,题材设计独具匠心,画面清新流畅,加之发行量较小,颇具纪念和收藏价值。

  此外,我还收藏有另外两枚上世纪70年代的丰收题材邮票。一枚发行于1975年10月13日,是邮电部统一发行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主题套票中的第三枚(J4 3-3,图6);邮票设计者李印清,影写版,规格 52×31毫米,面值8分,北京邮票厂印刷;画面上一片金黄,新时代的农民正驾驶着我国自主生产的“东风”联合收割机,在麦浪滚滚的田间来回穿梭。第二枚是1979年8月10日发行的“机械收割”邮票(T39 5-1,图7),画面题材和上一枚有异曲同工之妙,丰收场景之外,还有飞翔的燕子、满载的汽车以及高高耸立的电线铁塔,表明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丰收提供了保障。这两枚邮票印刷非常精美,色泽明快,线条流畅,不失为“丰收”系列邮票中的精品。

更多邮币卡资讯、行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集币在线官方微信(jibizx)。
集币在线

延伸阅读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