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效应惠及就业大局 机遇下人才会集 |
发布日期:09-02-22 09:49:21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 |
幅提高,由此给物流业人才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另外,世博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也很旺盛。世博园区、场馆内、游客服务,以及世博期间相关各种活动和会议的翻译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语言人才将在世博期间极为活跃。雷卫明说,其实上海这两年来对于同声传译人才的需求一直很大,因为这个职位要求很“专”,人员的培训过程也相对较难较长。 世博后人员流向何方 王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从申博成功时,他所在的上海社科院就开始研究世博如何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课题,其中也包括对于就业形势的影响。现在,随着世博会临近,专家学者们的研究重心已经开始逐步向“世博后的上海”转移。“世博结束后,相关配套产业会有回调,一些专业从事世博工作的人员如何消化也是个问题。所以我们在关注,如何将世博会阶段性的就业增长转化为一个可持续的增长。” 解铃还需系铃人。与世博直接相关的新增岗位如何在会后消化,还是要首先立足于上海自身的就业市场特点来解决,具体行业的人才需求还是与上海未来的城市定位密切相关。 陈宁说,一直以来,与北京地区对于IT人才需求突出不同的是,上海岗位需求量最大的前三位是制造业、金融业和管理咨询,尤其是金融业更为典型。“尽管这次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但其实国内银行所受影响并不大,今年国内几大银行的校园招聘岗位依然不少。”而且,由于上海世博会的推动,以及美国金融就业环境的恶化,不少留学人员把职业发展的规划重新转回国内,这也正是上海一向擅长金融业发展的结果。 “后世博的就业之路还需要很多探索。”雷卫明表示,世博会对于中国就业前景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于一个短期的助推,而在于上海能否抓住世博机遇,完成产业行业的升级,从而带动人才的整体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