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集币在线_JiBi.Net >> 世博频道 >> 世博经济 >> 正文
 
张维炯:世博经济大于奥运经济
发布日期:08-12-30 08:51:09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 作者:
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以及进出口贸易,是上海经济特别是浦东地区发展的顶梁柱。然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增长放缓,上海经济将如何应对?即将举办的世博会,又是否能够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就此,《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教授。

 

世博会带动上海经济

 

《华夏时报》:对于上海来说,正处于从工业制造向金融服务业转型的阶段,面对新的全球形势,上海面临什么样的压力?

 

张维炯: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曾经有过辉煌,是中国加工业的中心,占全国1/8的GDP。现在情况变了,上海就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着土地成本、商业成本、人力成本的提高,传统的加工业已经在上海没有生存之地了。怎么办?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城市转换过程,比如伦敦,50年以前也是一个加工中心,但是现在就是一个金融业中心;再看一下纽约,原来是一个很好的港口,但现在主要是金融业、服务业。这种转型的背后是因为金融业、服务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价值链当中属于比较高的,而传统加工业是资金密集型的,对人才的要求不高。上海的发展一定是这样一个趋势,以服务业、金融业为主,依次是那些能够在科研上创新的产业,以及围绕创新服务的研发、信息等产业,而传统加工业会逐步地转移出去。

 

上海现在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一个是面临产业转型,另外上海要保证GDP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现在上海市政府提出,要保证经济发展速度,我认为是非常不容易的。

 

《华夏时报》:世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投资,会对上海经济有多大的影响?

 

张维炯:包括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投资,都是阶段性、局域性的。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拉动很大,当然,世博会对上海的经济拉动也比较大。同时,世博会毕竟有6个月的时间,比北京奥运会长得多。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拉动,比奥运对北京的拉动要大。

 

《华夏时报》:上海世博会预计会有7000万人次参观,这对于上海经济以及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维炯: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很大,上海世博会达到7000万人应该不难。但要明确一点,这7000万人中外国人的比例有多少,我们要把外国人参加世博会的比例作为一个指标。国内参观者可以带动内需,这是好事,但如果能够吸引更多外国人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国外的推动和国内推动比较的话,我认为国外的推动更好,更有利于城市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会越来越小。城市化带来了生活水准、文化、政治和物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化应该是我们今后整个人类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城市人口从十多年前的1个亿发展到现在的3个多亿,可以说城市化发展是非常快的。但城市化发展会带来能源、资源、土地、管理、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个平衡的关系。

 

金融危机下机会均等

 

《华夏时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出口遇阻,国家的4万亿投资和建设内需型经济成了讨论最热烈的话题。那么,中国企业应该怎样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些问题?

 

张维炯:这次的金融风暴,对我们国家肯定是有影响的。从2007年的统计情况来看,我国出口占GDP的37%,进口占29%左右,我们纯进出口顺差9%。也就是说,我国9%的GDP是纯出口,这9%的纯出口一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考虑到出口的加工贸易数量很大,比例在55%左右,所以因出口所做的投资也会受到影响。这次经济危机对我们国家GDP15%左右的部分会产生影响。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从地域上来看,这种

9 7 3 1 2 4 8 :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
第一组世博金条隆重上
深圳中心开展反假维权
特别推荐
·黄金今年成最抗跌的品种 牛年有望维持牛市
·黄金期货价格小幅上涨 美元汇率开始反弹
·大幅震荡赚钱者众 黄金坚挺成强势理财产品
·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均收低 市场交易清淡
·伦敦股市大幅收高 欧洲其他股市也有上涨
·目击者称以色列战机对加沙发动新一轮空袭
·深圳规定院士购房补贴可达200万元
·12月29日纸币行情
·12月28日纸币行情
·雪茄的保存与醇化
经典美图
韩星金诗香
名模Isabel
韩国女郎湿
“晶女郎”
14岁丰满萝
豪门浪女希
安吉丽娜·
娱乐圈的大
超模阿德瑞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