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执委会执行主任万季飞详解世博会三大亮点 |
4月20日,参观者有序排队进入世博园内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世博会是实力和创意的‘角力场’”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豪迈的名言,既道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更蕴含着人类对新理念、新领域的执着探索。 上海世博会从筹备开始,就确立了“科技世博、生态世博”的理念,并贯彻在规划、建设、运营、展示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万季飞介绍,各参展国都将展示出自己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透明水泥、可发电地板和窗户、万能相机等将不再只是幻想;会与游客互动的“海宝机器人”、太阳能低温水热发电等将走近寻常百姓;英国馆“会发光的盒子”、日本馆“会呼吸的房子”、西班牙馆“藤条编成的篮子”、瑞士馆“会溶解的墙壁”等,将以独特的魅力迎接八方宾客…… 中国馆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可谓匠心独具:整体构型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元素——斗拱和鼎器。它仅靠木头的相互接插,就能支撑起巨大的屋顶,应对强大的外力冲击,象征了中国式的凝聚力和应变力。 同时,对鼎器外形的借鉴使中国馆主体建筑腾空而起,轻盈而不失稳重。整体建筑类似量米用的斗,取意于“民以食为天”,寓意“天下粮仓”。此外,中国馆外墙还以叠篆字进行装饰,四个方向的梁截面分别对应东西南北4个叠篆字;省区市馆外墙则用铝板组成了24节气的叠篆字。 据了解,从1982年起,中国贸促会就曾多次代表国家组织中国馆参加世博会,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作为东道主,我们在自己的国家组织中国馆参展,这还是第一次。相信这些亮点都将成为每个人心中永恒的世博印记。”万季飞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始终带着谦和自信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