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金币的收藏投资价值 |
发布日期:12-07-22 09:18:4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吴伟忠 |
国,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曾出土过西汉金饼。 据统计,我国国内西汉金饼的存世数量要比战国时期的金饼多,且体积和重量也要大一些。这些金饼,直径通常在5.6~6.5厘米之间,重量各不相同,其中最重的达462.2克,最轻的也有207.57克,平均重量约为250克,即汉制一斤左右。若按当时的比价计算,一枚金饼约值万余枚"五铢"铜钱,当时粟米价每石约合70枚铜钱,而百亩良田的年收入也不过万枚钱而已,由此可知,黄金作为上币在当时是多么珍贵。至汉武帝时期,黄金货币的形制有了较大的变化,开始铸造马蹄金与麟趾金,这两种金币形体较大,形状很像马蹄。自魏晋以后黄金作为货币的功能逐步减弱,而白银的地位则日益上升。黄金货币虽已成为稀罕物,但在以后二千余年的历朝历代中,仍时有各式金铤、金锭和金币铸造,可是存世量更少,在民间更为罕见。在国内,西汉金饼出土较多的一次是在1999年12月,西安东北郊谭家乡北十里铺村曾一下子出土西汉金饼219件。形状如扁的半球形,面微隆起,背面内凹,凹面大都有文字、戳记和符号。如:"黄、长、吉、马、租、千、金"和"V"等。此外,西汉金饼陆续还在山东、湖南、江苏、河北的墓葬和窖藏中也都有发现。这类西汉金饼除各地博物馆外,在民间也藏有一些。目前,在各地拍卖会上所见的金饼也大都以西汉金饼为主,自2005年以来,在北京嘉德、北京诚轩、北京翰海等拍卖公司举行的钱币拍卖会上,都曾出现过西汉金饼的身影。 存量稀少,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圆形金币--金饼,存世数量虽不多,但其收藏价值不容小觑,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为钱币专场拍卖会上的常客。无论是从文物考古、鉴赏收藏和投资增值等诸方面来看,金饼的价值均不容忽视。但是,与目前一些动辄拍出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明清金银锭和清末民初的机制银币相比,问世更早、存量更少的金饼拍卖价其实并不高,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尚未被市场充分挖掘出来,如早在2006年11月中国嘉德(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上,一枚直径为6.2厘米、重249克、背面刻有文字的西汉金饼,估价约10~12万元,最终仅以11万元成交;五年后,在2011年北京华夏藏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仲夏拍卖会上,一枚金色纯正、重253克,估价约10万元的西汉金饼,最终也只以14.95万元成交。五年间,国际黄金价格涨了很多,各种金银币的价格也翻了数倍,但西汉金饼的价格却并没有涨升多少,其价值明显被市场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