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钱币--先秦钱币 |
发布日期:08-10-20 15:58:05 作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1253 |
所谓先秦货币,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出现的货币,包括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金属铸币等。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是由原始社会经济,发展到奴隶制经济,再发展到早期封建制经济的纽带,也是货币由产生到发展、直至秦统一,中国货币基本统一于方孔圜钱的重要时期。如果从有交换迹象的时代算起,其经历的时间跨度长达万年以上。如果从出现原始货币的时代算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从夏王朝算起,也有两千多年。因此,要了解、研究中国的货币发展面貌和经济变化,先秦货币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贝币尚未完全退出流通。各地区因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蚁鼻钱、布币、刀币和圜钱,四个各具特色的铸币体系。 蚁鼻钱是南方楚国的铸币,是直接由贝币演化而来,是贝币发展的高级形态。其上多有阴刻铸就的钱文,所以又被称为“文字贝”。根据它们的外貌形状和文字特征,又被人们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 布币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源于农具铲。春秋以后渐渐成为专用通货。早期的布币有装柄的銎(音qióng),即空首,所以称为空首布。形制接近实用工具,流行于春秋时期,最晚至战国早期消失。空首布到战国时逐渐演变为布首扁平,无法装柄的平首布。平首布是布币中的先进形制,流行于整个战国时期。布币除了可以分成空首、平首两大类型外,每类中根据首、肩、足部的变化,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型。 刀币起源于东方的齐国,后逐渐遍及齐、燕等地。刀币又称刀化,是由手工工具刀削演变而来,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几部分组成。刀首是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刀可分为春秋与战国两大时期。春秋时期的一般都较长大,出土很少,价格昂贵,俗称“齐大刀”。如“齐返邦长法化”、“安阳之法化”等。战国齐刀主要是“齐法化”和“齐明刀”。燕国刀币始于战国早期,流行尖首刀、针首刀,战国时发展成截首刀与燕明刀。赵、中山等地的刀币铸于战国晚期,以形体较小且直背的直刀为主,如“甘丹、柏人”等。 圜钱形制的由来是古代玉壁或纺织工具纺轮,最早出现在战国时的三晋地区,最早的圜钱是魏国所铸的“共”、“垣”、“共屯赤金”等,圜钱主要流行于三晋两周地区。圜钱是战国时期最为进步的一种金属铸币形态,它体积小、便于携带,铸造工艺简 |
上一篇:古代货币杂谈 |
下一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