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金属纪念币市场价格的走势看消费功能的转变 |
发布日期:10-12-02 09:41:2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金币网 作者:孟固 |
2010年3-5月,我国相继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第2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金银纪念币(第2组)、第16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第2组)三个贵金属纪念币项目,上述产品面市后其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究其原因,与市场大部分资金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发行的“老精稀”贵金属纪念币板块上有很大关系,“老精稀”板块的纪念币价格也一直处于“一路飚升”的态势。在这种状况下,市场对新品板块较为“忽视”,而转向关注2000至2008年间发行的次新贵金属纪念币品种。此时,市场中相当一部分资金仍然停留在纸币板块上,所以导致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金银纪念币进入市场后,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价格一度处于低位。上述情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7月底,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进入市场后,场内外资金才开始对今年发行的新项目予以关注,市场格局出现转变。随后发行的中国石窟艺术(云冈)金银纪念币、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刚一入市,便出现了高开高走的盘面,价格“一路飞扬”而上。因此,也促成了后期发行的2011中国辛卯(兔)年金银纪念币的暴涨,市场价格之高令人咋舌。(具体价格见下表)
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发行的30年里,其消费功能在最初主要是以“收藏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消费(一直持续到2003年),继而转向以“礼品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消费。从目前贵金属纪念币的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消费功能正逐步由“收藏需求、礼品消费”转变为以“投资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消费。 综上所述,如果说从收藏需求转变为礼品需求是贵金属纪念币市场消费的一个转折,那么,从上述两种需求转为投资需求,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这种消费需求与消费观念的转变,是由目前贵金属纪念币的市场价格所造成的。而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国内CPI指数上升、人民币利率提高,物价飞涨,造成了居民存款出现了负增长。因此,国民所持有的资金势必会寻求合理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所以贵金属纪念币也就成为了民众实现资金保值的关注点,资金流入币市,助推市场价格上涨。 3、由于国内房地产政策的相继出台,抑制了楼市的投资和消费。炒楼资金也必须寻求具有投资增长的项目,从而使得贵金属纪念币投资成为了这类资金的关注点,炒币相对于炒楼可控性更强,导致了炒楼资金强力注入币市。 4、证券市场从2008年股市大盘下滑至今,资金对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状态下的股市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这部分资金转到币市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5、中国金币经销商体系不断扩容,但贵金属纪念币的发行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增加,目前100家经销商各自所分配到的有限份额使每个项目的产品流向进一步分散,回流到各大贵金属纪念币市场上的产品相应减少,需大于供,市场价格上涨。 6、一部分效益好的企业与机构也相继开展资金的多元化投资,寻求有利润的产品和项目,并把目光投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市场,这些资金的介入和产品持有,也是纪念币市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初步判断,在未来的3至5年内,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市场消费已不再以收藏和礼品为主导,以投资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消费的格局将得以维持,直至一种新兴需求的出现。(供稿: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