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2年8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吉语钱,以通用钱号添铸吉语及吉语为文、加铸图像两类。如“嘉庆通宝”背铸“万年天子”、“天下太平”等。另一类则面文为“长命富贵”、“龟鹤齐寿”,钱背则见各种吉祥图像等。吉语钱多用于社会交往,传递感情,表达寄托吉祥的良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许多吉语源于古代典故、前贤语录、经史专著、民间俗语等。吉语文字简练,喻意明确,流传广泛,反映了古人在寿庆的时候美好愿望和思想寄托。
笔者收藏和研究花钱已有许多年了,特别是古代吉语钱,包括祝寿钱。因为我知道每一枚花钱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所以它都会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感人肺腑的。我知道怎么去释读一枚枚花钱,趣味尽在释读中。
多年前,我在地摊上先后淘来十几枚宋、元、明、清时期祝寿钱,有青铜质、黄铜质,银质,祝寿钱常见的面文:万寿无疆、皇帝万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龟鹤齐寿、龟龄鹤寿、福寿康宁、福禄寿喜、富贵寿考、以介眉寿、吉祥如意、永享百寿等。祝寿钱上有些文字至今不能破译释读。祝寿钱清代最多,早期一般背无纹饰,以后或两面著文,或背设图案。民间流传的祝寿钱大多是铜质的,金、银制成的祝寿钱少见,常被收藏家们争先恐后集纳。
笔者收藏的一枚“皇帝万岁”吉语钱无疑是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顶礼膜拜的产物。在封建社会,“万岁”之称只能用于九五之尊的帝王,据《事物纪原》载:“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由此可见,“万岁”一说,早见于战国。“皇帝万岁”钱只有在庆贺皇帝生日或其他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能铸造。笔者在藏友处见到一枚少见的契丹文“皇帝万岁”祝寿钱。


笔者收藏的一枚面文“万寿无疆”,为繁体字,楷书、直读;背文“吉祥如意”,亦为楷书、直读。清代的皇帝大多铸造过祝寿钱。就祝寿钱面文或背文上“万寿无疆”4个字而言,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及慈禧祝寿钱中的“寿”字,均不是标准的繁体“寿”字,而是省略了一些笔划的简体字;道光、咸丰的“疆”字还省略了“弓”字下面的“土”字,使“疆”字的左边偏旁成了“弓”字。其形制上,除了给慈禧的祝寿宫钱为大钱外,其余均为小平钱。
笔者收藏的一枚“龟鹤齐寿”大型祝寿钱,直径6.1cm,版式少见,极美品。龟鹤齐寿钱根据文字和制作,应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