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龙、赏龙、品龙 |
发布日期:11-12-09 08:36:13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狄文琦 |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下,龙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随风招展的庄严场景。此外,历朝历代都有各种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早在黄帝的时代,就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的传说。而在文学作品中,自然也少不了龙的身影,在民间文学创作过程中,龙往往被人格化,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有人一般性格特征的龙王出现。人格化的龙显得更为贴近我们的生活,无形间拉近了我们与龙之间的距离。
从与龙有关民俗来看,正月十五元宵节有舞龙灯的习惯,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用以祈求风调雨顺,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传统的庆祝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当然,龙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中,留下的各种记忆和痕迹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言尽的,这些有关龙的传说、文化还有民俗汇聚在一起,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龙。这时,龙的形象也在我们心中变得更为清晰、丰满而有层次感。由此,当我们观赏龙年金银章(3克金+30克银套装)、银章(2公斤、1公斤、12盎司)背面图案的套色版画龙、剪纸龙时,都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和节日喜庆、祝福的氛围。我想,这也是赏龙的一种乐趣和获得的满足感吧! 品龙 与识龙和赏龙不同,品龙不需要看具体的龙,仅从龙年纪念章共同正面图案上的线描龙造型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