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热捧币市也“疯狂”:三大品种引领钱币牛市 |
瓷器那样各式各样,它的一个普遍特点是标准性更强,而这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据我观察,来自浙江、山西、山东以及内蒙古等省份的买家经常是一万个一万个地收购银元。” 上海泓盛拍卖公司钱币邮品部学术主管元凯宁表示,近年来收藏类钱币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平均每年上涨幅度在25%左右。“从最近两三年来的走势看,各个钱币品种一年上涨40%-50%很正常。各品种起来的时间并不是很同步,但是整体行情是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就开始走牛了。” 元凯宁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股市、房市等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资金纷纷从股市、房市抽逃。另外,部分行业受国家调控的影响也抽离了大量资金出来,这就形成了规模很大的炒币游资。 “部分品种资金操作痕迹是很明显。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来,经常有大宗资金介入,资金的规模大小都有,部分品种只要介入几百万元资金就可能会带来较大的价格涨幅。不过,上涨最为明显的还是有大宗资金进入的品种,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袁大头和第三版人民币中的‘车工’纸钞,一些由个人投机介入的资金量动辄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元凯宁说。 元凯宁表示,现在几乎每个币种都存在大量资金炒作的现象,其中旧版人民币纸币、金银币表现得最为明显。此外古钱币等传统币种也存在大量资金进入的情况。“存世量有限的东西炒起来方便,许多人将炒股的资金投入到钱币市场。” 火热币市风险尚存 孙仲汇回忆说,1997年的钱币市场也出现过一波与当前很相似的牛市行情,但到达高点后很快就出现了崩盘大跌,那些价位被炒高的钱币跌幅普遍都在8成以上。“当时市场上炒作的主要是96版的熊猫银币,最高时价格冲到了900元,但最后还是跌到100元左右,第三版人民币当时也跌得很惨。” 业内人士分析,1997年的牛市并不是全国普遍的现象,而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当时全国的楼市和股市都开始红火起来,导致有大量资金流出币市,钱币的整体价格也就跌下来。而如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和十几年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币市很容易形成全国有效的稳定价格。 但是,近期币市涨幅过大过猛,引得普通投资者纷纷跟风买进,炒币的风险也在逐渐提高。业内人士指出,钱币藏品的一个明显缺点是变现能力并不强,一般需要到专业市场来出手。庄家一旦大量出货导致崩盘,这时候散户很难来得及出货,只能被“套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往往要等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回本”。 钱币收藏专家建议,从理财投资的角度来说,普通投资者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存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