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很多效果,必须用手工完成,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所以她主张电脑与手工相结合。精细与灵动都不缺乏。
工作照3

她不断求变,总是吸收新的事物来激发创作灵感。当然,从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喜新不厌旧更源于她对钱币艺术的追求,因为它们给常欢带来的更多是想象的空间,创作的灵感,对钱币美的探寻。
普通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普通纪念币《迎接新世纪》

“澳门回归”流通币的设计,她把复杂的澳凼大桥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用线来表现,这样,外形与现实接近,同时又保留整个大桥的气势。在“迎接新世纪”流通纪念币的设计中,她用象征着历史的车轮来体现出中国经过的风雨历程,体现出历史的印迹。画稿以一种全新的思维表现了新世纪的到来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宏伟气势。能够敏锐地观察到事物本质,这是常欢作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天赋。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而是根据对题材精神实质的深刻理解,对形象元素进行重新组织,运用富有诗意的艺术结构,加以升华,这又是她所擅长的一种新颖设计方式。
最有意思的是,常欢自诩为“圆型综合症患者”,她只要看见一个圆型的事物,无论休闲赶路逛街,任何状态之下都会停下来特别看几眼。不管是橱窗,广告牌,对于圆型的有种天然迷恋。因为她认为钱币艺术有一个局限性,形制大多以圆为主,所有的想法和创意都需要在这个结构中完成。
随时随地汲取养分,融入自己的创作,这是常欢永远的坚持。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所有涉及到的创作元素,内涵韵味十足,而且很精致。她认为,钱币爱好者大多受过良好教育,阅历丰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相应地对设计师阅历和生活修养的积淀要求就会很高。记得有人说一位艺术家,人生就是艺术,艺术就是人生。我想,常欢也可以如此概括吧。她让自己的思想永远跟上时代的潮流,把古典艺术和现代文化更加完美地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而有了丰富的阅历,对生活的感悟,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更加懂得创造和体味生活,作品自然充满了灵性,创意也就更加贴近收藏者的心。这使得常欢不仅是一位多产的钱币设计师,而且她的作品也往往能够成为收藏者追逐的“宠儿”。
常欢说自己是一个天生的钱币设计者,现在她的每一笔设计,每一个想法,都是适合钱币的。什么图案什么创意,只要工艺允许,都想在钱币上尝试。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