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9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在世界各国所发行的钞票中,以本国名人形象(个别也有采用非本国人的)为图案的占有相当比例。在他(她)们当中,既有各国君主、政治家、军事家、探险家和科学家,也有众多的艺术家,其中诺贝尔奖得主更是不乏其人。比如,在以色列发行的纸币上,就曾出现过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肖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19—1955)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爱因斯坦是一位犹太人,因此他的形象被描绘在以色列建国后发行的第四套纸币,也就是以“以色列银行”名义发行的第三套纸币(1968年版)中的5兰洛特券的正面。该钞为灰蓝色,票幅为150×75毫米,首发日期为1972年1月13日,停用日期为1984年3月31日。由荷兰(JEZ)代为印制(但钞票上无标记)。其正面主景图案是犹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肖像,背景为原子物理示意图。上方是希伯来文字“以色列银行”,下方是希伯来文字“5 以色列镑”。背面主景图案是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的Nahal Sorek原子能反应堆。上下方分别为用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和英文书写的“以色列银行”。此外,该钞的水印亦采用的是爱因斯坦的侧面肖像[图1]。值得注意的是,此钞编号有红、黑两种颜色,“泉友”在收藏时应加以留意。犹太作家舒格尔•优瑟夫•阿格农(Shmuel Yosef Agnon,1888—1970)原名为恰奇克斯(Samnel Josef Czaczkes),1888年出生在波兰的加里西亚。犹太人在其故乡并不受欢迎,尽管这里是他的出生地,民族压迫使犹太人在这里无法生活下去。1907年,阿格农被迫移居巴勒斯坦,这里是犹太人聚居的地方,虽然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巴勒斯坦兄弟,可是,他们不象欧洲的统治阶级那样欺压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阿格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里贫穷落后,经济很不发达。但是,多灾多难的经历,使阿格农的生活丰富多彩,在没有工作可干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写作,写出了大量反映犹太人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又移居到德国柏林,继续从事文学写作,同时从事出版工作。1924年后,他预感到犹太人的灾难就要来了,于是又移居耶路撒冷,并继续从事创作。阿格农的作品多数以《旧约圣经》和犹太教经典为题材,描写欧洲犹太人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描写以色列人的生活为主,以极大的热情,颂扬了犹太人的民族传统精神。阿格农发表了大量作品,其中的著名作品有《新婚的华盖》、《夜间来客》、《昨天和前天》等。阿格农于1960年与犹太女作家萨克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阿格农的肖像曾两次出现在以色列发行的纸币上。第一次是出现在1985年版50谢克尔(票幅为133X75毫米)纸币的正面,背景是阿格农的著作。该钞背面绘有各种建筑的外景;第二次是出现在2001年版50新谢克尔(票幅为138X71毫米,发行日期为1999年10月31日,由荷兰JEZ承印)纸币的正面,背景是阿格农的私人图书。文字是1966年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发表的演讲。该钞背面绘有阿格农写作用的工作台,上面放着他的眼镜、笔、文稿等。文字是阿格农写的十六本书的书名[图2]。人们经常把货币比作国家的“名片”,因此我认为,将爱因斯坦和阿格农这两位犹太名人的形象印在国家的“名片”上,是对他们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