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6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仗剑蹈海斩妖魔
---人物花钱“玄天上帝”赏析
用花钱表现人物形象或故事,既寄托人们对某人物的崇敬、怀念之情,又表达人们对某人物精神、作为的期待和祈求。常常在花钱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是道教、佛教等神仙人物以及传说人物,如玄天上帝、老子、钟馗、姜太公、刘海、张天师、观音大士、八仙、王祥(王祥卧冰)、周处(周处斩蛟)、孟中(孟中哭竹)、田真(田真哭荆)等等。本文欣赏清代人物花钱“玄天上帝”。

币面右边为玄天上帝执剑立龟蛇,行海水中;左边道家符箓;上为八卦太极。
玄天上帝的特征就是执剑立龟蛇。龟蛇即玄武,玄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镇守着。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人把北方七个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天上帝又被称为元天上帝、玄武大帝、真武大帝等。

币面为符文:“太上咒曰 天元地方 六律九章 符神到处 万鬼灭亡 急急如律令 敕”;两旁各有符箓一道。该币面中的文字,体现了清代的风格:一是用了简化字,如元(圆)、処(處)、万(萬);二是重叠词用重叠符号(两连点)表示,如急急。还有用文字表达意思:如“鬼”字无头,意味着鬼被砍头!
关于玄天上帝的传说比较多,这里介绍几则。
武当山。武当山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是玄天上帝。据宋朝方田子编撰《太上说玄天玄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为玄武,黄帝紫云元年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于三月初三降临人间。王太子不愿继承王位,潜心会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在绝壁的岩洞里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非玄武不足当之”,自此,太和山改名为武当山。玄武的人格化过程是漫长的,最终完成于北宋。道士们将玄武形象描述为“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 在北宋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玄武从动物崇拜到人、再由人到神的塑造。到了南宋,玄武地位、神格逐步升级,历代皇帝屡加圣号,崇奉至极。武当山也由此形成了以崇奉玄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玄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当道教从兴隆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道场。
各代皇帝推崇玄武的原因。玄武升天后,道教传说中的彼岸世界——天界里,魔妖迭起,打斗厮杀 。元始天尊在天宫中说法传道时,黑毒血光秽杂之气都冲进了南天门。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镇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万天兵天将一夜之间降伏了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对他那次出征战绩的评价。打那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镇守北方,并要经常下降到人间“普福生灵,操扶社稷”。 这位维护天界秩序的猛将下降到人间自然也是保皇权、扶社稷的灵应之神。考察历代封建皇帝对玄武的封号,几乎都少不了“保祚佑圣、护国定乱、社稷家神”等内容。据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兵誓师时,就曾扮成了玄武“披发仗剑”的形象。
铁杵磨针。玄武被人格化的一个典型情节是“铁杵磨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不仅以其深刻的哲理启示着后人,同时也在暗示着人们,玄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紫气元君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铁杵磨针点化他,他将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风餐露宿的折磨而功亏一篑。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佛教界里有十八罗汉,其中有位开心尊者,据说就是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原本是一个杀猪的屠夫,但是有一天,他梦见成群结队的猪只在哀嚎、向他索命,因此一夜不得好眠.隔天,他醒来之后,猛然察觉自己的杀孽很重,於是就决定到深山里去修行,后来他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感召,努力学习佛法,死后终于升天成神。因此每年三月初三祭典中,都以屠宰业所举行的庆典最盛大。
玄天上帝又为主持兵事的剑仙之主,地位仅次于剑仙之祖广成剑仙。真武兴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时地位更加显赫。有关真武的传说中,又皆称龟蛇乃六天魔王以坎离二气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蹑于足下,成为其部将。后世称之为龟蛇二将。玄天上帝与广成剑仙、纯阳真人合称道教密宗三大剑仙。玄天上帝每每斩妖锄魔都御剑出行,就因为御剑天遁比腾云驾雾来的快。一枚花钱,包容了如此多的历史信息,充分展示了花钱的魅力。传说玄天上帝是北极星的化身,常指引海上船只,使海上航行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这正是币面中所描述的玄天上帝,仗剑蹈海,既降服邪道收斩妖魔,又劈波斩浪指引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