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角度解读09年金银币发行计划 |
司彩色金币1枚,发行量800枚;1/3盎司彩色金币1枚,发行量30000枚;5盎司彩色银币1枚,发行量10000枚;1盎司银币2枚,发行量60000套。较之《西游记》(第1组)金银纪念币而言,《水浒传》(第1组)5盎司彩色金币的发行量增加了300枚,增幅60%;1/3盎司彩色金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8200枚,增幅154.24%;5盎司彩色银币的发行量持平,亦为10000枚;1盎司彩色银套币的发行量增加了22000套,增幅57.9%。 从上述数字的对比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扩容”的压力,甚至于给人以透不气来的感觉。但如果我们仔细的去分析的话,实际的情况可能未必那么的严峻。譬如:央行将彩色金币的规格由原先拟定中的1/2盎司改为1/3盎司,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批发价、零售指导价和二级收藏品市场价格,便于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避免面市时在二级收藏品市场上出现“高开低走”之尴尬局面的考量。再譬如说:将5盎司彩色金币的发行量提升到800枚,看似增幅高达60%,但须知:即使这800枚的发行量,意味着全国也只能有800个“有缘人”,这一数字较之以全国集藏、投资金银币的人数相比,显然是大大的供不应求。目前收藏品市场上《西游记》1、2、3组5盎司金币的价格高居150000元、90000元和80000元,充分说明《水浒传》(第1组)5盎司彩色金币800枚的发行量,还是在钱币市场能够接受的范畴之内的,根本就不值得大家惊恐。至于2枚1套的银套币,由于其是一个大众化的规格,因此,发行量略大一些可以更多的满足集藏投资者的需要。相信其精美的画面,彩色币的铸造工艺,适中的价格,一定能够赢得钱币集藏爱好者们的青睐。 在此需要格外提醒大家的是:按照现阶段央行及中国金币总公司的操作惯例,在首批完成总发行量70%铸造任务的前提下(相当于总发行量打7折的范畴),央行才会正式对社会各界发布《水浒传》(第1组)金银纪念币的发行公告。在随后的一年发行期内,如果二级收藏品市场上的《水浒传》(第1组)金银纪念币表现不佳的话,中国金币总公司会停止继续铸造和发售后续30%发行量的相关工作。如果发行期超过一年仍没有改观的话,剩余的30%发行量形同“废弃”,即使一年之后《水浒传》(第1组)金银纪念币的价格炒成“天价”,后续的30%发行量也不能再进行铸造、发行。基于上述政策,笔者以为:《水浒传》(第1组)金银纪念币发行量的增加,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以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为底蕴,以世界顶尖铸币工艺为依托的《水浒传》(第1组)金银纪念币,势必会成为2009年钱币集藏投资者最喜闻乐见的一个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 作为2009年最具影响力的政治题材金银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以下简称“建国60周年”金银币)无疑应该引起所有钱币收藏投资者的关注与重视。较之10年前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以下简称“建国50周年”金银币)而言,本次新增加了1公斤金币和1公斤银币两大规格,发行量分别仅100枚和6000枚,5盎司金币600枚的发行量,较之“建国50周年”5盎司金币的发行量而言,少了390枚,降幅达39.39%。1/4盎司金币60000枚的发行量,较之“建国50周年”1/2盎司金币之15700枚相比,呈规格减小50%,发行量扩大282.17%之势,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小规格金银套币需求极其旺盛,接受1/4盎司规格金币者人数远大于1/2盎司金币等因素,上述规格减少发行量增加的举措,显然还是能得民心的。1盎司银币的发行量为100000枚,可以视作是近年来除熊猫和生肖之外发行量最大的一个规格的银币。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