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是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洛,指黄河、洛水,这里引申为黄河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即河洛地区,其地域的范围以豫西为腹地,西起陕西关中的华阴,东到豫东平原,北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南达伏牛山麓。河洛文化大致经历了先秦时代的产生期、两汉魏晋的繁荣期、唐宋时代的鼎盛期和明清时代的衰落期四个阶段。
五千年华夏文明根在中原河洛。河洛居天下之中,又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它既有强大的吸引、包容、凝聚力,把周围的文化吸纳过来;又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于是河洛大地的人文历史波澜壮阔:炎黄二帝在这里联盟建都,“河图”、“洛书”在这里诞生;老子作为史官久居洛阳;孔子曾入周问礼;佛入中土,先抵河洛。到了汉魏盛唐,河洛钟灵毓秀,华章溢彩,“汉魏文章半洛阳”;《洛神赋》及《洛神赋图》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少林寺武术文化经久不衰;天公宠赐河洛,花香物美,洛阳牡丹甲天下;水席“燕菜”,名噪海内;唐三彩古朴典雅,举世无双……
1993年至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发行了黄河文化(炎黄二帝)金银纪念币、中国古代名画系列—《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纪念银币、中国石窟艺术—龙门石窟金银纪念币等,一些贵金属衍生品如洛阳牡丹系列(银条、纪念章)和龙门石窟纪念币·珍藏册等纪念品也相继面世,窥一斑而见全豹,方寸间生动地反映了光辉灿烂的河洛文化,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一币知春秋:炎黄文化根在河洛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而炎黄与河洛有何关系?走进深邃的历史,凝眸河洛文化,我们就会发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炎黄二帝的主要活动区域,是炎黄文化的肇兴之地。
相传,黄帝是有熊国国君,“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新郑历来被称为“轩辕故里”;在洛阳以西的灵宝,有铸鼎原,传说是黄帝铸鼎之处,此外,还有黄帝陵以及与黄帝、嫘祖、蚩尤很多故事相关的全套地名。新郑在洛阳之东,灵宝在洛阳之西,中间是黄帝的活动区域是很显然的。炎帝的出生地目前虽不能确证是在河洛地区,但当其与黄帝结盟以后,其活动范围以河洛为主,也应是肯定无疑的。炎黄部族是华夏族的母体,他们结盟后在河洛地区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