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旗摇,风云起——浅析《水浒传》(第1组)金银币投资价值 |
发布日期:09-08-19 13:45:0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金币网 作者:许明罡 |
《水浒传》(第1组)金银币作为今年发行的重点终于在万千期盼中面市了。相信绝大部分收藏者看到这套金银币的第一感觉肯定是“舒服”,可能你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究竟舒服在哪里,但这种第一感觉却无法磨灭。由此推及它们的投资前景,相信绝大部分投资者也会觉得“有戏”,言之凿凿却又总觉得未能说全,但“有戏”的感觉却肯定让人坚信。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对该组金银币的挂牌收购情况,甚至连题材等方面与之相当的《红楼梦》等中国传统文化题材金银币也出现了主动买盘,大有回暖的迹象。即使现在只是发行之初,但我们依然能从这种种细节之中,隐约感受到一种“令旗摇,风云起”的气势,或许,《水浒传》(第1组)金银币真的会在不久以后创造出币市的又一个“神奇”。 一、精品效应永远是收益的保证 投资价值的大小与设计水平的高低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这一点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水浒传》(第1组)金银币事实上占据着先天的优势,它与《红楼梦》系列金银币,可称为中国金银币设计中的两朵“姐妹花”。由于题材和素材上的差异,前者采用了工笔描绘的设计技法,展现出“金陵十二钗”婉约含蓄的阴柔美,而《水浒传》则采用了略带夸张的写意技法,衬托出梁山好汉的阳刚气,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风格差异大,可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同样出彩。看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豪迈气概,看着林冲雪夜逆风而行的艰辛历程,都会让人回想起原著中的一幕幕场景,这就是设计的成功。回顾以往金银币的投资状况,很显然,在设计上有独特之处的品种总是能获得更多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青睐,出现行情的可能性也更大,价格同比上涨的幅度也更明显,《红楼梦》如此,《贵妃醉酒》如此,《水浒传》肯定也同样如此。更何况,上述提到的这些品种包括《水浒传》在内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题材效应的,这无疑更为《水浒传》系列金银币面市后的良好表现又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二、贴近实际永远是获胜的法宝 作为投资者,无疑会花上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一个品种的发行量与需求情况,从而为投资决策“备好课”。怎样的发行量和需求情况才能为投资收益创造最大的可能性,这始终是一个解答起来非常困难的问题,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贴近实际才是永远获胜的法宝。如何来才能算是贴近实际呢?不妨以《水浒传》(第1组)金银币的情况来加以分析:首先,从发行量上来看,该组金银币中大规格品种依然保持着近几年金银币发行惯有的量少特色,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金银币品种的稀缺性,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其投资价值与升值潜力,几百到几千枚的发行量对投资者而言,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小规格品种同样也延续了“适度从紧”的原则,即使最为常规的一盎司银币,发行量也控制在了六万枚,尽管这个数量并不能算小,但如果拿其与一般品种同等的发行量来综合衡量,你就会发现这六万枚应该不是一个概念;其次,从规格的设置上来看,三分之一盎司彩色金币的推出无疑很具有卖点,规格的缩减,也就意味着收藏和投资成本的降低,从而更为贴近大众化的收藏和投资特点,进一步拓展了该款彩色金币的受众群体。让大众能够消费得起,让投资者能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与选择,无疑是非常贴合目前中国金银币收藏投资市场的现实与特点的,会更进一步地增强该套金银币对大众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有了更多这样的群体参与进来,该套金银币才有不断升值的可能,从而既保障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收益,也维护了中国金银币的形象。 看着币面上的宋江已手擎令旗,不由令人想到风云瞬间即起,这一点用来形容《水浒传》(第1组)金银币即将展开的运行,恐怕再为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