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银币版块值得期待(殷敏) |
供稿:裕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2年正式发行一公斤银币以来,已经跨越了整整18个年头。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44个品种的一公斤银币,题材涉及生肖、体育、传统文化、熊猫、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科技等各个方面。在这18个年中,一公斤银币的发行不仅经历了发行节奏由慢到快,发行量由少到多的发展阶段,而且一公斤银币本身也出现了诸多变化。如:一公斤银币的面额由最初的200元调整为现在的300元;一公斤银币的直径由原先100毫米和120毫米两种规格,发展到现在统一为100毫米。发行量更是从最少时的188枚(中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发展到极盛阶段的20008枚(北京2008年奥运会第2组和第3组)。
一公斤银币可以说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有贵金属纪念币中最具投资和收藏价值的规格之一。笔者之所以做如上的判断,归根到底是由其自身的特性,以及市场对该板块的认同程度所决定。 ![]() 一公斤银币发行量少受市场追捧 如果我们不将发行量相对较大和较小的“中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第2组和第3组一公斤银币的发行量考虑在内的话,一公斤银币的发行量明显属于偏少的范畴。如:近年发行的“熊猫”一公斤银币的发行基本上都是4000枚;近年发行的“生肖”一公斤银币的发行量都是3800枚。即使是“中国石窟艺术系列――龙门石窟”一公斤银币,它的发行量也仅8000枚,就其目前24000元的价格而言,显然还是会给人以发行量偏少的感觉和印象。 而从横向比较来看,面对目前多则100000枚,少则20000-30000枚1盎司银币的发行量,区区3800-4000枚的一公斤银币的发行量,对于全国的数十乃至百万的钱币收藏投资者而言,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在收藏品市场上历来崇尚“物以稀为贵”之理念的影响下,一公斤银币供不应求的状况极难逆转,一公斤银币未来的投资收藏前景势必非常的乐观。 ![]() 一公斤银币厚重的质感为礼品消费渠道所青睐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越来越多的为社会各行各业所认同,也越来越多的用于人际间、企业间的交往。一公斤银币作为一款厚重、极具品位和“份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加之仅区区数千枚的发行量,豪华、典雅的包装更是极具个性,因此,极受送礼者和受礼者的喜爱。从近年发行的诸多一公斤银币的情况来看,除了“生肖”一公斤银币持续受礼品消费渠道青睐之外,类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一公斤银币那样的重大历史题材,以及“观音”系列一公斤银币等,也都格外的受欢迎。至于“熊猫”系列一公斤银币,由于已经连续发行了13个品种,在集藏投资群体业已稳固的情况下,尽管题材似乎平庸了一些,照样不乏追捧者。 ![]() 一公斤银币在钱币市场上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决定性作用 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钱币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老精稀板块、彩金币板块、本色金币板块、一公斤银币板块、五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彩银币板块和一盎司本色银币板块等。其中,早期发行的老精稀板块因发行量和流通量都非常的稀少,目前价格已经绝尘而去,高高在上。彩金币板块在贵妃醉酒、闹天宫、宝玉赋诗、猴王出世等“绩优”品种的引领下不断的向上攀升,目前大多数品种都创下了面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本色金币板块在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彩金币板块叠创新高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下,整体的价格尽管也都出现了水涨船高的良性发展态势,但龙头品种尚未真正的崛起,板块效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而五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彩银币板块和一盎司本色银币板块等,目前的走势也是要么欲振乏力,要么继续在低位蛰伏,整体给人以波澜不惊的感觉。其实,并非本色金币板块和上述三个板块的银币不想跟上彩金币的脚步,而是因为在彩金币和本色金币、五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本色银币板块之间,缺乏一个能起到承前启后和连带作用的板块,而这个板块无疑非一公斤银币板块莫属。由于一公斤银币的发行量少、克重大、市价相对本色金币、五盎司彩银币、一盎司彩银币、一盎司本色银币等都来得高,因此,让一公斤银币来发挥承前启后的积极作用,让一公斤银币肩负起提升本色金币板块、五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本色银币板块的重任,我觉得还是非常恰当和合适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根据一公斤银币的发行量来看,目前一公斤银币的价格并不算高,在老精稀板块、彩金币板块的价格持续创新高的情况下,一公斤银币板块理应有更大的腾升空间,其未来的走势与发展,不仅将决定着本色金币板块、五盎司彩银币板块、一盎司彩银币板块和一盎司本色银币板块的行情发展,更将决定着下一阶段中国钱币市场的发展态势与运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