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出现更大金融动荡金价才会继续大涨 |
发布日期:09-06-01 08:44:4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财经》 作者:沈建光 |
Model)对黄金价格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美元实际汇率及通胀的长期影响系数分别为-1.37和0.85,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贬值1%,黄金价格上涨1.37%。但当美国通胀率上升1%,黄金价格只上涨0.85%。而美元实际汇率及通胀的短期波动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26和0.69。 这显示,不论在长期或短期里,美元汇率对黄金价格的影响皆显著高于通胀。 从黄金的需求与供给的角度来看,黄金的采掘供给和工业、首饰的需求,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波动范围通常不大。不过由于金价大幅攀升,黄金采掘产出在2008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工业和首饰需求则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自2008年四季度开始,随着经济深陷衰退而下滑,这两个因素并不支持金价持续上涨。而黄金投资性需求与央行及国际机构黄金储备变化,则往往波动性较高,成为影响黄金供需的不确定因素,亦成为决定金价的重要因素。 出现恶性通胀及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未来黄金投资性机会有限。我们认为,由于美国经济产能缺口仍大,且可能在未来两年低于经济潜在增长率,再通胀难以在短期内到来。 此外,由于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改善以及美国经济早于其他经济体复苏,且全球主要央行均已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和欧洲的财政状况也非常不好,美元汇价中期并无大幅贬值空间,黄金投资性机会料有限。 但官方黄金储备变化的不确定较高,中国对黄金储备的增持,可能是判断金价走势上调的依据。中国黄金储备由2003年的600吨上升至1054吨的消息,刺激了金价上扬。尽管相比售金协议国2004年以来出售的1800吨黄金,中国增持数量并不可观,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美元走弱的预期下,可能会继续增持黄金储备。 我们认为,首先,固定汇率制国家不宜持有大量黄金储备。考虑到黄金储备的流动性较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固定汇率制国家,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以适度干预外汇市场,因此黄金储备的比重应适度。 目前,中国所持黄金储备占GDP比重,已基本达到固定或管理浮动汇率制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 其次,西欧央行及IMF 等机构仍有售金空间。1992年以来,全球央行及国际机构黄金储备量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减持黄金储备。而根据2009年3月的数据,央行售金协议国至今年9月仍可出售415吨黄金。 我们认为,西欧央行仍可能进一步减持黄金储备:一是因为黄金在西欧央行储备中所占比例过大。目前仅德、法、意三国黄金储备总量达8350吨,已超过美国,但三国的GDP总和仅占美国的60%。二是欧元区各国央行已不具备发币职能,储备大量黄金的必要性降低。第三,英国等央行认为黄金不是好的投资品,还须付出高昂的保管费用。此外,2008年4月IMF已通过出售403吨黄金的计划,有待主要成员国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