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_JiBi.Net >> 黄金频道 >> 金市动态 >> 正文
 
追捧黄金和概念股 中资行结构性产品“复活”
发布日期:09-03-26 08:37:53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陈珂
  在金融风暴肆虐之下,当前多种资产的市场价格仍处于巨幅波动之中,且前景难判。但今年2月以来,以预先判断挂钩标的资产未来走势为基础的结构性产品,却重新出现在中资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与之前的“传统”有些类似,面对近期涨势良好的中国概念股票和黄金,中资行再度一拥而上。
 
 
这引发了业内对相关理财产品“一损俱损”的担忧。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2009年3月13日至3月19日,国内共有4家商业银行发行了6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2家中资银行发行了3款,挂钩标的资产及最高收益方式,仍以看涨中国概念股票、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为主。
  事实上,从今年2月以来,中资行就将结构性产品的目光投向了上述标的物。这些产品大多在明年1季度左右到期。专家指出,结构性产品相似的设计方式,可以看出当前银行对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比较一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相似的产品特征,难免会导致产品到期后出现“一荣俱荣”或者是“一损俱损”的局面。
  这样的情况在国内理财市场已不罕见。
  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今年3月13日,正在运行的337款QDII理财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仅11款,其中,亏损超过65%的QDII产品占比高达11%。值得注意的是,浮亏过半的158款QDII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汇丰中国股票基金、霸菱香港中国基金等股票型基金资产类别。专家认为,挂钩标的高度集中,是造成QDII大面额深度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仅是QDII产品,在银行结构性产品中也普遍存在上述情况。
  根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今年2月份到期的理财产品共有23款实现零、负收益,同类产品多为看涨股票、商品类产品。由于去年1季度发售看涨商品、股票类的一年期产品数量最多,预计零、负收益产品将在第一季度集中爆发。
  理财专家认为,当前银行开始逐渐重启结构性产品,在产品的细节设计上,也的确吸取了争议事件的教训。但不容忽视的是,同类产品的设计有多少是真正出于银行对市场未来走势的精准分析、有多少仅仅是一拥而上的应景之作,类似产品到底能为客户带来怎样的回报,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精彩图片
祈福辟邪总相宜(童骋)
石涛、郑板桥大铜章首
特别推荐
·金价连跌不妨“趁低吸纳”
· 章子怡秀草裙造型
·3月25日纸币行情 
·林志玲做代言风情万种 千娇百媚身姿婀娜
·徐静蕾俏丽春装 婀娜多姿
·真正的魔鬼身材天使脸蛋
·周伟童:湿身尤物展露独特性感
·国资委坦言"巨额浮亏" 对衍生业务划定"红线
·周小川:中国政府降低储蓄率的意图是明确的
·3月24日纸币行情 
经典美图
出水芙蓉般
众女星倾情
13岁的她被
刘亦菲博客
美若天仙般
女星靠装扮
女秘书的销
小星--裤短
小星--裤短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