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危机总是几年一轮回。美国经济虽然逐渐从危机中得以解脱出来,但是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让很多国家心存焦虑。目前“去美元化”愈演愈烈,美元货币储备低位渐渐受到挑战。中国则是美国最大债权国,面对美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又该有何动向?
美国GDP较之全球经济产出仅下跌25%,美元仍占据世界外汇储备的60%。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国家希望卸下美元枷锁。中国、俄罗斯、印度甚至日本皆计划增强本国货币流通性。这或引发美元范式演变,因为全部美元中有三分之二有外国持有。
或许大家觉得目前谈美元体系崩溃显得荒谬。但从历史上主导货币体系国家范例演变看来,这种想法或有一定合理性。

葡萄牙(1450-1530),西班牙(1530-1640),荷兰(1640-1720),法国(1720-1815),英国(1815-1920)。从这一趋势演变来看,不难发现每一主导货币体系周期大约为90-100年左右。由此推断,美元货币储备低位动摇也在预测范围内。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一直在稳步下降市场上认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声音越发令人质疑。因此,中国加快人民币国家化流通也在情理范围之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主管建议加大黄金购买。增加黄金储备有利于保护中国外汇储备。Zhang Jianhua认为,“对于规避风险投资者来说,黄金绝对是绝佳选择。其它形式财产投资风险不易把控。”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或继续增加黄金积累,增强人民币流通性,从而强化人民币可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