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油价三年来首冲100美元 |
要求组织有序撤离。(编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24日介绍,目前,中国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企业共75家,项目50个,人员36000余人。截至23日,27个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部分人员受伤,无人员死亡,“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被抢、砸和烧毁的车辆、施工机具、材料、办公设备及现金等。)
如果利比亚卡扎菲失去政权,中国在利比亚的油田权益会受到多少损失?殷罡认为比较有限。“中国石油在利比亚的油田是位于内陆的油田,规模不大。真正好的油田被分给了美国、日本、欧洲国家,这也显示了利比亚对西方的态度。这背后是有交易的。美国要求日本撤出伊朗,日本照做了,于是在美国的安排下,日本在利比亚就得到了好油田,相当于一笔补偿。而中国不愿撤出伊朗,并且拿下了日本撤离后的油田,于是在利比亚就没拿到太好的油田。” 石油买家不担心 2013年供应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巴林、阿尔及利亚,这些爆发动乱的国家共同点是专制、腐败、不公,与产油与否没有关系。”殷罡称,“大部分的产油大国现在比较稳定。出事的这些国家要么民众已经忍无可忍,要么反对派在冷战期间已经在美国这样的外部力量的支持下赢得了活动的空间。” 对于为何利比亚会出现这样动荡,殷罡说,“卡扎菲虽然调整了外交,与西方和解,但是内政却一点也不调整,不允许反对派的存在,实行酋长专政,没有政府,只有人民大会协商制,搞得一团糟。虽然人均GDP达到了6000美元,但不知道钱怎么分的,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利比亚的情况是,老酋长卡扎菲糊涂了,少壮派起来造反,老酋长下令镇压,但是下面的人坚决死磕,于是就陷入了混乱。”殷罡称,“正是因为没有反对党的存在,没有意识形态的引导,所以一旦乱起来就是天下大乱。” 殷罡介绍说,利比亚地广人稀,土地相当于四个伊拉克,但是人口却只有400万-500万人,利比亚外国人很多,做生意的,搞运输的,弄能源的,甚至军队里有外国雇佣军。 “相反,像沙特、科威特这样的产油大国,国家富足,民众生活富裕,没有受到不公待遇,年底还有石油分红,日子那么好,哪来的造反动力?在这些国家真正受到不公待遇的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中国人这些外来的劳工。”殷罡称。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显示,沙特的探明储量为2646亿桶,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9.8%;日产量为971.3万桶,占全球的12%。相比之下,利比亚的探明储量仅为443亿桶,占全球的3.3%,日产量也只占全球的2 |